第157章 江南烽火(一)

喜乐目不转睛地看着渐渐打开的常熟城门,虽然面色不变,但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肯定曾光头的保留曲目!这肯定是不到危急时刻不用出来的超级精锐……至少喜乐是这么想的,但等她看清楚出来的人影,一种懵逼感不禁扑面而来。

这……这是抢了敬老院么

朱元璋曾建立过一批官办的敬老院,但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变迁和腐朽,这一制度到明末早已名存实亡。喜乐听说“敬老院”这三个字还是从毛总兵“脚踢南山敬老院,拳打北海幼儿园”的笑话段子里,而幼儿园她确实在淄川军驻地见识过,不就是集中起来照看孩子么至于敬老院……至少从人员年龄构成方面,对面放出来的那些真心差不多了。

有道是“人到七十古来稀”,常熟县城的守将能把这么多七老八十的人聚集在一起,也算是有些本事。但他的意图却很让人迷惑——这么多行将入土的老人战斗力基本接近于零,放出城来有什么用啊

在乙邦才、喜乐及众多军官和士兵的注视下,那一堆老头老太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朝着琴川河道移动,而且似乎一边走一边哭诉,他们身后的城门及吊桥已经重新关闭,因此他们除了投靠淄川军外并没有别的出路,战船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生怕清军搞什么鬼把戏,而当老头老太们终于移动到近前的时候,乙邦才和喜乐终于听清了他们哭诉的内容——

“将军救救我们家的孩儿吧……”

————分割线————

常熟县城内,清军驻地,那个人称“曾光头”的梅勒章京曾文光,正听着一个包衣奴才的禀报。

曾文光听罢咧嘴一笑:“哈!这么说姓乙的是接受了那群老不死的哭诉,想救助那些被我军扣押的家眷”

“主子所言极是。”包衣奴才摆出一副比满八旗中的真-包衣奴才更为专业的奴才相来,这让曾光头感到非常舒服——“那乙邦才到底是个嘴上没毛、心慈手软的后生,只要能拖住他哪怕两三天,大批援军就将抵达常熟,到时候……呵呵呵呵……”然而曾文光的得计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一个甲喇章京向他汇报了东门处赵应元的举动。

“什么赵应元这厮居然在城东修筑坚固的营寨?”曾光头当然知道赵应元在扬州之战中无脑猪突陷入重围,若不是毛雄辉、陈德救援及时,肯定直接交代掉了的事情,所以在他的预测里赵应元应该还是巴不得无脑猪突啊,可……可这叫怎么回事李逵式的人物被救了一次就变成智多星吴用了

不管曾光头的心情在刚才数分钟内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但最后结果其实毫无变化——常熟防御兵力非常不够,反击炮火严重不足,无法出城和敌军对战,在援军到来前只能缩起来、装孙子,而这种日子实在是难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