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进击的多铎

至于武装平民百姓协助守城理论上可行,毕竟这个年代扬州是超级大都会,常驻人口四五十万,加上进城避难的难民足有八十多万,就算里面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参战,那也是八万大军,守城足够了。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吃空饷和倒卖官军武备从来就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别看扬州市面上富得流油,大商人、大财主一掷千金连眼皮都不眨,可武库中早已落上不知道多少年的积灰,别说完整的盔甲,连没烂光的刀枪都算是“上等货色”。

左都督刘肇基各种怪招鲜招不计后果的招都用上了,总算在多铎兵锋到达之前扩编出一支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刘肇基极力压制住以乙邦才的为首的“青壮派”军官出城血战到底的自杀倾向,而把希望寄托于死守扬州,一直守到庄子固从山东回援。至于庄子固是否打的过多铎这个问题他尽力不去思考。

六月初十,当多铎的骑兵在扬州城外出现,刘肇基指挥着军队全部入城做死守准备。一切都安排的妥当,至少看起来妥当……久违的信心之火重新从左都督死灰般的心中燃起,然而当六月十一刘肇基真正接触到多铎的攻城方式,之前的布置基本上……毛用没有。

无它,无它,炮太多,炮实在太多!

————分割线————

历史的混沌性是一门极为复杂,对计算力要求极高的学问,就算是洛英这种以推测能力见长的学霸,则至多能预言历史的大势,至于具体细节,那恐怕要上超超超巨型量子电脑了。

就扬州之战这件事情而言,“大势”就是多铎早就想攻破、掠夺、屠杀这座东方大都会,他也确实有达成这个目的的能力。而细节就复杂的多——在旧时间线上,由于没有山东军阀集团的牵制,多铎大军的南下要比新时间线早一个多月,由于许定国没有败亡,所以李成栋这厮在旧时间线上这个时段里只是个小角色。具体到攻城的路线和方位,两条时间线也有较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炮!红衣大炮!很多很多的红衣大炮!

旧时间线上多铎的镶白旗及带路党许定国由于南下的太早,红衣大炮这样的重型火器需要转运的时间,所以扬州攻城战的早期是有一段驱赶炮灰蚁附城墙被明军火器大量杀伤的阶段的,但新时间线上多铎和新带路党李成栋南下的晚,准备更为充分,于是省去了这一阶段,直接用大炮猛轰。

七十三门红衣大炮轮番喷吐着恐怖的烈焰,十八磅重的铁球炮弹毫不留情地破坏着扬州城高耸的城墙。守军一方的红衣大炮一共只有十九门,虽然架在城墙上有一定的射程优势,但根本无法抵消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仅仅在六月十一这一天的炮战中,扬州城东北侧的炮位就被端掉了一大半,伴随大炮而去的还有无数的砖石、夯土、以及宝贵的炮兵。多铎的炮阵如同鲨鱼的利齿撕咬海龟的硬壳一般啃食着扬州城墙,毫无疑问,只要咬穿,里面就是肥美的鲜肉!

刘肇基除了组织兵卒、民壮去修补被炮弹轰塌的城墙外,别无他法。由于修补的速度赶不上拆墙的速度,加上不断有人在修补过程中死于炮击和塌方,一股悲观绝望的气氛迅速在扬州城内蔓延,更让刘肇基不可忍受的则是……变节的骚动。

“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