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雄辉语塞,把目光投向正在对伤兵们问寒问暖的洛英身上。后者倒是非常干脆的来了句:“明年六月。”
看着伤兵们一个个兴奋的起哄,伤痛的阴霾似乎消散了许多,洛英的回答显然起到了效果,而毛雄辉则是觉得幸福来的太快。探访伤兵事件结束后,毛雄辉专门问洛英:“定在明年六月?这是要在扬州十日之后的意思么?”
洛英点了点头,然后以近乎咏叹调的口吻来了句:“呜呼!必临之血厄,能阻否?若非知晓谜底,吾婚之亦为不安。”
“好吧,”毛雄辉紧紧握住洛英的小手,“不狠狠地拼杀一番,又怎么知道结果如何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或者说的再明确一些,有远景规划是避免懈怠堕落的必要条件之一。
干涉青州之变这一大胆的尝试已获得成功,穿越者二人组在这一过程中获益良多。而把下一步的目标定为干涉扬州十日,则是远比之前更大的赌博。
青州之变及之后的青州之战,都只能算是规模较小的局部战争,而扬州之战和其后扬州十日,参战军队近十万,受害民众近八十万,是名副其实的大规模战争。把干涉扬州十日作为下一个目标还有一重考虑,就是逼着自己和清帝国赛跑。
毛雄辉和洛英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在和讬、李率泰退回北直隶之后清军的动向。讨论的结果是殊途同归,洛英引用了大量旧时间线的史料分析,毛雄辉则简单粗暴从物资补给层面得出结论,和讬、李率泰以后可能会有骚扰及小规模攻势,但在清军摆平顺军主力之前,并不会有大规模进攻。原因无他,战争这种事情短期看的是诡计和血勇,长期看的却是后勤和补给。和讬、李率泰上一轮的攻势没有攻破任何重要城镇,就算再屠几个蒲家庄的难兄难弟也收不回本。而清军主力正在阿济格、多铎的带领下与顺军主力死磕,耗费钱粮无数,坐镇顺天府的多尔衮不太可能有额外的资源去让两个败军之将再次出征。再不发生大规模突发件的前提下,青州联军和济南明军都获得了半年左右的发展时间。
此后的日子过的忙碌而充实,毛雄辉又有三次去探望伤兵,其中两次是和其余的虎口寨旧部、包括终于平静下来的熊二杠子一起,本着总结经验教训的原则,他特别强调战时纪律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能保持阵型不乱不陷入混战的话,死伤还会小的多,为了加强说服力,他专门把戚家军当年动辄一比几百的交换比提了出来,声称这才是牛逼哄哄的强悍军队,这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至于另外一次,他是带着正太版蒲松龄去探望的面瓜,本来只是让这娃娃认识一下熟人,结果效果……超乎他的想象。
蒲松龄对面瓜从事的武器制造非常有兴趣,对马翠花的射箭、舞枪的兴趣也丝毫不弱。眼瞅着在旧时间线上成为文人的蒲松龄现在明显对“奇技淫巧”、“舞刀弄枪”充满向往,毛雄辉有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而思考对结果让他一拍大腿——封建教育害死人啊!
在科举制度横行,八股文写作水平成为出人头地的近乎唯一机会的时代。有多少本应在其他方面更出色的人才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不得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科举,这种重文而轻武、理、工的体制不仅浪费资源,还直接造成社会畸形。毛雄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洛英,后者深以为然,而且她还告诉他一些比较好的消息——与济南方面交涉已经达成一些成果,而庄子固透露,一锤定音的官方招安举措将在十一月上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