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哥赵素荣也把刚刚的念头放在一边,“四川那边交通闭塞,啥都发展的慢,干点啥事儿都要走上很远,通电话估计还得几年呢。
化肥厂路的门面很快就找好了,巧合的是还是上一世的那个位置。家里的东西很多,郭西杰特意叫了辆拖拉机,来回跑了三趟才算把家搬完。
面对记忆中的一切,郭小明乐颠颠的跑上跑下,又特意跑到后院放杂物的地方。那里上一世的时候赵素荣特意用炮弹箱的长木板钻了孔,给他们姊妹仨个做了秋千,就是这么简陋的秋千吸引了周围很多的小朋友天天到家里玩耍。长长的秋千可以一次性坐上6名小朋友,她自己有时候无聊了,郁闷了也会一个人躺在秋千上摇摇荡荡的想些事情。可以说,这个秋千承载了她太多太多的记忆了。
顺道说因为弄了专门的门面,门帘上光秃秃的没个名字也不好看,郭西杰决定注册一个公司。
因为成天都是跟工商局局长,银行行长称兄道弟的,注册的事情郭西杰甚至都没有亲自出马,只是打了个电话,工商局下头的办事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拿着办好营业执照跑过来了。公司的名字和前世一样叫商都装饰行。
公司牌匾悬挂起来的那天,郭小明一家老小都乐呵的不行,赵素荣甚至专门买了好酒好菜把四姑一家子,五叔一家子,大姑一家子,还有二伯一家子都叫来吃了一顿饭表示庆祝。
饭桌上当然免不了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诸如二伯娘,四姑之流说一些酸不溜丢的话,可赵素荣忙前忙后的没有时间细听。郭明明和郭赵明还听不大明白,郭小明明白但果断选择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过了。
转学的事情也终于全部结束了,于是星期一郭小明姐弟仨个都愉快的背上书包到实验学校报到了。
一到学校门口,姐妹仨都被热烈的场面吓到了。实验中学的大门上方拉着红色的横幅,上头写着“欢迎郭小明同学到实验中学学习”,学校门口学校站着两排系着红领巾的学生,一看到姐妹三个出现,都拍着巴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就连实验中学的苏校长也领着几名老师站在那里热切的看着姐三个。
郭小明顿时觉得这阵仗怎么这么像欢迎领导视察工作的呢。还好,估计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欢迎仪式也就是几分钟,不然郭小明真心觉得这种万众瞩目的眼神真心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