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就是后天啊!”赵素荣有点着急了:“时间有点紧啊,要准备的东西可是好多,得赶紧去把老二叫起来准备准备。”
郭西杰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媳妇儿,咱两口子张罗都算了,咱老二还需要准备啥?”
赵素荣嗔怒:“你说准备点啥!咱老二闺女是要去哪儿的?是要去首都啊,首都那是啥地方,过去那都叫天子脚下,皇城根下,皇亲贵胄才呆的地方,咱闺女不得添置几身好衣裳好好拾掇拾掇,免得叫人家一看一幅穷酸像。”
听媳妇这么一说,郭西杰也紧张上了。连忙问:“媳妇,我是不是也得再买一身,省的到时候丢人?”
赵素荣上下把郭西杰一打量。黑色的带毛领中长款棉袄,熨烫的笔挺的黑色毛妮裤子,配上锃光瓦亮牛皮靴子。这打扮不说在整个y县排前几了吧,传出去也绝对没有人敢轻视。再说了,男人的衣服换来换去也就是几种颜色,几种款式,再买也都差不多。于是轻笑道:“就你长的猴头燕窝的那样,穿啥衣服都是白瞎,再说了,人家是见咱闺女又不是见你,你收拾那么好有啥用。”
郭西杰咧嘴笑笑:“就我长的这猴头燕窝这样子还不是把你这仙女娶回家了。”
虽然也四十出头的人了,听见这不正经的话,赵素荣还是免不了老脸一红,啐了一口,匆匆忙忙上楼去了。
等媳妇上了楼,郭西杰又乐滋滋的进了老娘的屋子。果然田老太太一听是这大喜事,眼睛当及就眯成了一条缝。等乐呵完,又从枕头里头掏出一大巴钱,叮嘱儿子待会儿一定要把出息的孙女叫到自己床前,自己要好好奖励奖励这么出息的孙女。
郭西杰连忙拒绝。自家老娘的几个闺女每次来都是提三核桃俩枣的晃悠一圈就回去,回去的时候还恨不得从老娘这里再刮磨走几个。老娘虽然清楚闺女动机不纯,但看到外孙,亲孙的免不了还是会给点积攒的点心或是给个五角、一块当零花。这点钱不知道是老娘攒了多久的钱,怎么能一下子给了二闺女呢。
田老太太执拗的把钱塞到郭西杰手里头:“咋,咱们老郭家出了这么个聪明的孩子,就不兴我老婆子尽尽心意。”
郭西杰最终还是没能拗过自家老娘,等他从老娘屋子里头出来郭宏洲、郭德洲、鲍成运也前后脚的到了门面上。郭西杰也赶紧上前跟兄弟俩说了原委,商量商量晚几天开工的事情。
郭德洲听完说了声:“中,我知道了。“转身就又回去了。
郭西杰看着自家二哥冷冰冰的背影,心里头不得劲儿的很。咋这样啊,怎么说也是当二伯的,自家侄女有出息了,他脸上难道没光嘛!
郭宏洲倒是跟着乐呵上了:“哎呀,咱小明不得了哇,还有人请坐飞机呢。等哪天混大发了,我这当叔叔的也跟着沾沾光。”
鲍成运也笑嘻嘻的道:“外甥女可真有本事啊!估计咱整个县城也没有出过这么优秀的孩子。”
郭西杰这才又乐呵起来,眉飞色舞的跟自家弟弟聊着去北京的事情。
再说赵素荣这头到郭小明屋里头一喊,同屋的郭明明跟着也醒了。听完赵素荣说完原委,郭明明兴奋的叫道:“妈,有人要邀请小明去北京啊,还是坐飞机去北京,太好了!能看到北京天安门,能看到故宫,还能看到升国旗呢!”
郭小明也是兴奋激动的不行,上辈子把坐飞机当成愿望来实现,活到三十几愣是没实现。没想到这辈子才七岁这个愿望就实现了。随即想到所说的那位姓郑的作家,灵光一闪,拿起床头上放着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打开封皮。只见上面写着郑渊洁简介: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一个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中医。在北京长大。小学肄业。1970年至1976年服兵役在空军航空兵维修歼6战机。退役后当过工人。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文学形象。《皮皮鲁总动员》(由105本书构成)是郑渊洁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
当然照片上的郑渊洁此时还是有头发的,身材也还是没有发福的,穿着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打着红色的领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郭明明看到郭小明的动作,视线也跟着移到书的封面上,随即惊叫出声:“妈,你说有没有可能邀请小明的就是郑渊杰叔叔?”
赵素荣笑道:“这个妈也不知道,你爸只说是姓郑,并没有说全名。但是妈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这个,是你们要赶紧起床吃饭,吃完饭后明明你带着弟弟。妈要带着小明上街去。”
郭小明十分疑惑:“妈,咱上街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