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打听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热闹。

整个朝廷都议论纷纷的,都在私底下笑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可比以往十年发生的事情还要多。

先是刚刚登基的年轻帝王不顾群臣的反对,坚持一意孤行举行了祭天大典,让他们这些做臣子都是提着提着心,终于没有发生先皇祭天的事情,反而天边还出现了祥云。

发生这种情况真的是极大鼓舞了大魏国的全体臣民,臣民也重新对未来的生活燃起了希望,在发生这件事情不久,南方和北方的虫灾和洪灾都得到很大改善。

遭遇了虫灾和洪灾的地方也慢慢在恢复平常的灾后的生活和重建,

这件事情就先不说了,就先说说国师居然会主动把国师的位子让给徒弟来代劳,不仅如此年轻的皇帝陛下为了彰显对老国师的宠爱和表彰国师为国家效力了半辈子,居然把老国师所居住道观封为天下第一道观,不仅如此还让工部下发一千万两白银修缮老国师所居住的道观,甚至还特许了老国师以后可以随意进入皇宫,根本不用在通报任何人。

其次就是皇帝身边一直贴身伺候的郑公公,突然在年轻皇帝一次醉酒当中封了郑公公为忠武候,大家都以为是皇帝一时间喝大了,所说的酒话而已,等皇帝完全酒醒了过来就会撤销这道命令。

一天以后,皇帝酒都醒了过来,跟以前一样按时上朝听政的,一位大臣就上凑了年轻皇帝,就是想证明一下皇帝是不是真的下过这种荒唐的圣旨过。

皇帝听到大臣怎么一说,也觉得有点模糊后,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就随手摆了摆后,就说封了就封了,只不过是一个名称和几亩田地还有一些不是很多银两,还有一栋在京都的住宅,没有什么事情的。

站在金銮宝殿下来的群臣望着年轻皇帝迷糊的样子,先是愣了一会儿,并没有下跪呼喊皇帝万岁。

站在下面的群臣瞬间也顾不得是在什么场合,就开始在议论纷纷的,都怀疑是不是皇帝酒还没有醒过来,望着皇帝迷糊的样子,也十分肯定皇帝酒还没有醒过来的。

他们大魏建国差不多有一百年的历史,无论是这个朝代还是以前的历史,重来都没有见过一位太监没有什么功劳就被封为忠武候的,要么就是皇帝被这个太监给控制住了,要么就是皇帝喝多,一时间酒还没有完全醒过来。

就在他们其中有一位大臣还想站出来用祖宗规矩来让无论是酒醉了还是皇帝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况封一位太监作为侯爷。

不仅如此郑公公死了以后,可以在郑公公家族人群中选择一位诚实善良的子侄过继到郑公公的膝下,以后郑公公过世了以后就可以接任侯位。

这位大臣刚刚想站出来说这件事情,就见到站在一边假装漫不经心的瑞王率先站出来,跪在了地板上面,表示赞同这件事情后。

所有站着的大臣听到瑞王都已经同意了,就更加确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肯定是瑞王和皇帝商量过的事情。

要不然依照瑞王恪守祖宗所立下规矩,才知道皇帝不顾祖宗立法,执意要给一位太监封候,第一个应该反对的人就是瑞王。

可今天瑞王一反常态没有跟皇帝陛下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真的已经很奇怪了,可在他们犯疑惑的时候,就见到瑞王突然间站了出来跪在了地板上面,表示支持皇帝陛下的意见。

那么瑞王这个举动是不是代表已经跟皇帝陛下商量好的事情呢?

最终一大部分大臣见到连瑞王都对这件事情十分赞同,最终也只能抛开了什么祖宗律法就跪在了瑞王身后,表示拥戴皇帝的意见。

最后一个太监就这样被封了忠武候,可能郑公公继续在皇帝身边伺候着。

当然最让他们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皇帝已经昭告了天下,准备要选妃大典了。

这段时间有女儿的大臣都鼓足的力量,无能用什么办法都想让自己女儿成为了大魏国的皇后,就算能进入后宫成为一个嫔妃也是好的,万一得宠,女孩和女孩家族就会鸡犬登天的。

今天有些重臣早早来到了皇宫里面,一是为了自家女儿跟内宫里面的太监打听好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孩?二是想从内宫太监知道皇帝是不是已经有了内定人选?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