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次简单而平凡的触摸,启发了亦达的一连串理工科的思维延展。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是往前探索,越是发现未知越多。连施一公这样的科学大师,曾经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关于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也有种说法,“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还是对目前基础科学的发展空间表示出一些迷茫。
世界到底是什么?亦达有了自己的答案。
这个答案很简单,是温度。
温度是世界诞生的源泉,温度也主导了世界的运行。
宇宙从温度里来,创世纪之初的大爆炸,是温度造就的,后续的太空、星云、都是温度的产物。
大自然也从温度中来,包括人类生存的太阳系、地球,也都来源于此。
物理形态的大自然如此,有机形态的生命体也是如此。
生命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命体的意识、思维也都被温度所主导。
人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类社会的所有运行核心也都是温度。
更有意思的,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或者生命集群,凭借着一些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温度继续在不断地传导、反应,即使是在生命体湮灭、进化的过程里,温度的传导会继续把一些能量、元素甚至意识,能继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