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其刚的心思要深一些,他不可能自欺欺人。
买下书,他没说话,只是自己慢慢的翻了起来。
看样子,这一趟陪着白金玉回娘家,还是呆在一起太少了,对于他这些娘家人的情况了解得太少了啊。
以往从白金玉的口中听得,她娘家就是农民,菜农,也是农民的一种,一年到头就靠种地为生,人人都是斤斤计较的人,乡邻之间,往往为了田边地角,一棵菜、一桶水都要争执半天,甚至大打出手。
所以,袁其刚是没把这样的地方放在眼中。
他回来,一心只想弄老家的房产,连吃饭的时候都在谈论这事,对于娘家人的情况,根本是无心过问。
在他看来,这些鼠目寸光的人,能有什么,就算不在当地当农民了,象白建设这样出来做点生意,也没什么气候。
他甚至刻意的回避跟这些人拉家常,就是怕娘家的人想着要跑沪市去打工,让他帮忙介绍工作、或者干脆就住在他家之类的。
但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白金玉的这些娘家人。
袁其刚慢慢的翻着书,对白童的成长过程,多少也有一些了解了。
这中考状元、高考状元……得一次状元还可以说是偶然,两个状元,这就是绝对的实力。
从这些方面可以证明,这白童的智商不低。
这边厢,白金玉和袁桐就彻底的装死了,两人爬到自己的卧铺上,安静的躺下睡觉,只想一觉睡醒,什么事也没有了。
袁其刚坐在那儿,慢慢再翻着白童所发表过的那些小说和文章。
她的文笔老道,见解独特,要不是袁其刚之前已经知晓,这些是白童写的,他还真没有办法,把这样的文章跟白童这么一个小姑娘联系起来。
甚至,袁其刚还了解到,这个出版发行这一本书的出版社,就是白童跟别人合伙经营的。
袁其刚看着这书,对白童了解越多,他后背就越是冷意重重。
早前,他还想把白童哄着一道去上海转一转,好从白童身上下手,把家产给哄骗过来。
可现在看来,人家的智商辗压四周的人,别的方面也不差,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孩子,人家的思想、见地不比他这些人差,经商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幸好,幸好没把白童叫上一路啊。
否则,真要算计,最后是谁算计了谁,这还是个未知数。
那一刻的袁桐,是震惊的。
她不明白,为什么,白童会在这个封面上?
封面上的白童,留着齐耳的短发,脸上的笑容是自信又从容,在外人眼中阳光灿烂的笑脸,此刻在袁桐的眼中,竟是分外的刺眼。
袁桐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本书的封面上,有白童的照片。
一般来说,这些小说的封面,少有拿真人当封面的吧?就算真有拿真人当封面模特的,不都是挑的那些极为漂亮的明星吗?
袁桐带着这些不解,向着那作者那儿又瞄了一眼。
作者名上,赫然写着“玉瑕”两个字。
看着这么两个字,袁桐突然就安心了。
她对于“玉瑕”这个作者,还是知道的。
虽然白金玉平时管她管得严,不许她看这些课外书,但并不妨碍袁桐知晓“玉瑕”的大名。
她可是听同学谈论时提过,知道“玉瑕”是个小说作者,前阵子根据她小说改编的电影还在国外获奖。
但袁桐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
但现在,终于亲眼看见“玉瑕”的书在眼前。
袁桐莫名的,就想,也许,这个“玉瑕”只是跟白童长得象而已,自己就把“玉瑕”的照片看成白童了。
袁其刚在站台上买了东西上来,袁桐急急把这书还给了那个男生,这一幕,就落在袁其刚的眼中:“桐桐想看书了?”
“没有。”袁桐回答。
随着火车又启动,三人慢慢吃着东西。
袁桐的眼光,时不时的向着对面那男生手中的书本瞄过去。
列车上的人员,推着小推车,挨着车厢兜售饮料瓜子花生,还顺着捎带书籍卖。
“有些什么杂志卖?”袁其刚叫住售货员。
“《故事会》、《知音》……”售货员报了一大堆书名。
“袁桐,你想看什么样的书?”袁其刚问着袁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