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贯刚施完针,便听得身后传来“呲呲”的惊叹声。
宋子宁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结结巴巴道:“这扎针手法,很是新奇……”
唐三贯扬了扬眉,心想,那是当然。你们这个时代藏技自珍,传嫡不传女,口口相传的结果是片面大于整体发展。而现代中医,采用大工业时代的学校教学方法,淘汰错误的,学习最有效的,研究新的、总结更有效简便的方法。
不过这个当口,他没时间和宋子宁去探讨针技,“炉子和陶盆来了没有?”
宋子宁连忙道:“来了,就放在门外。”
唐三贯看了一眼,不仅有炉子和陶盆,还有一捆劈柴。他冲宋子宁拱手致谢,马上对妍儿说,“你去生火,烧水。”
“嗳!奴婢这就去烧水……”妍儿姑娘精神抖擞走出屋外。
唐三贯回过身,净了净手,戴上自制的棉布手套,拿起来手术刀,默默深呼吸。
这是他来到明末后第一次用刀,而且手术后果实难预料,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说,有点凭运气看天命。
说实话,如果他能确诊左九常非骨头坏死,只是向骨髓炎方面发展,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个病例,向黄子善挑战,夺回襄阳城祖宅。、
可惜,一来不确定病症;二来,这又是急性发作,再拖一夜,左九常是肯定没救。他等不到明天。
他微微弯下腰,对左九常说,“我现在就开始,实在忍不住,喊出来……”
左九常默不作声。
唐三贯拿起手术刀,在左九常右腿伤口处,轻轻一划。
第一刀速度很快,看似轻描淡写,却已经切开皮肤,一股脓血蔓了出来,唐三贯左手拿着白绢布,在伤口左右轻轻挤压,一股带着腥臭味的脓血如水龙头一般,向地上的陶罐内流淌。
这第一步,其实疼痛感并不算高,因为伤口处的肌肉组织大部分坏死,没有多少疼痛感。
但接下来第二步,就非常人所能忍。
这第二步,要切皮下组织直达骨膜,也就是说,要看见骨膜。
这对掌刀的手感要求极高,如果在现代手术室,有麻醉剂的情况下,可以稍微马虎一点,就是手术刀切割在骨膜之上,病人也是不知疼痛的。
但现在,这个切割的精度和准度就要求相当高,一旦手术刀切割上了骨膜,就完全靠病人对痛感的承受度和忍耐度来维持手术的继续。
额头上有冒出一层细汗,唐三贯退了半步,自己拿汗巾擦拭,再上前,屏住呼吸,甩甩腕子,让手腕显得更加柔和。
然后用手去摸索左九常正常的左腿,以判断皮下组织到骨膜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