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熙,春风徐徐。
一个披头散发大汉走出树后。
唐三贯微怒道:“你等是否有点过分,我都帮你们掩盖去向,救你等一命,却一路鬼鬼祟祟跟着我?阳魂不散还是另有所图?”
“恩公恕罪!”流民打扮的汉子蓦然跪地,磕长头,“在下几人实是对襄阳陆路水路不甚了解,又不敢随意问人,只好壮胆请教恩公。求恩公指点。”
原来是问路?唐三贯稍稍安心,古时候不比现代社会,有地图,有gps,有国道,省道,沿途标识路牌等等。
明朝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出了自己城镇,就得找人引路,否则只能顺着官道,走哪算哪。
“这位……壮士,请起。”唐三贯无奈摊手道:“不怕告诉你们,我是路盲,出了门,也是两眼一抹黑。”
年轻大汉站起身,眼神露出失望之色。
昨天晚上他在夜色微光下没怎么看清楚,现在看到这个仗义搭救他们的恩公居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
“打扰恩公了,我们就此告辞。”年轻大汉拱手转身。
唐三贯眉头微凝,忽然道:“……你们要去什么地方?”
“辽东!”
“回你家乡?”
“杀鞑子!”大汉意简言骇道。
唐三贯大奇,“你们要去北地,怎么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大汉微微叹了口气,“一言难尽……”
大汉开始解释,原来此人叫赵槐武,祖籍辽东广宁,十多岁时随父母避难远遁,离家来到河南安阳府,后父母双亡,他从军入伍,凭着祖传武艺和娴熟弓技,从军后的他很快用了武之地,四年时间,便从普通小卒晋升百户,去年,调任唐县右千户所百户,助唐县守御。
谁知道,这唐县右千户大人贪财好色,把本就捉襟见肘的军饷挪做私用,更是长达半年未发放银饷,唐县守御兵卒终于熬不过,群起炸营,数百兵卒闯入千户大人私宅,活剥了贪婪无度的千户大人,搜光了千户府,最后一把火彻底点燃了唐县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