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胜负

画像中的张翼德身穿黑金纹龙板甲,手持丈八蛇矛,怒发冲冠,须眉如戟,腰系宽革束腰,头戴金箍小红帽,肌肉虬涨,充分展现了一副豪杰战姿。

“好……好生威武!”画像一露,只听周围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盯着张飞画像满脸震惊模样,接着便是震天价地叫好。

“这……世间怎会有如此传神,如此精湛,如此完美的画像!”活了大半辈子,在外面走南闯北也见识过不少地方的老刘感叹道。

“是呀,我完全不懂画,但看着这幅画我只能说真是太好了,叫我五体投地的好!”砍了大半辈子柴的老蔡不住赞叹,他真的忍不住想要五体投地了。

“这画中展现出的那种气势简直让人不敢逼视,生出仿佛画中之人立马便可取下观阅者性命之感。但是这画又是如此精妙,让人忍不住想再认真多看他一眼!”已经改行卖豆浆的老学究说。

“钟某一介武夫,平生最好与人较量武艺,初看这张飞画像,正好燃起钟某一番斗志,竟恨不得与这画像上之人大战三百回合!然则接着紧紧盯视片刻,钟某如今已是汗流浃背,竟再生不出半点与之战斗之心。说来可笑,钟某在组织中也是二番队排的上前十的武人,不想有一日竟会败于一张画像之下,实是不可思议之极,不可思议之极!”武夫打扮的老钟心潮澎湃,感触不已。

“小兄弟这画只可谓探究……天……天人了,依老夫看……哈……现今那些书圣画圣,与小兄弟这画一比……哈……简直不如草芥!”在家放牛养老的八十九岁老万,一口一个喘地大声说道。好似不吐不快一般。

大人小孩们纷纷为画像上张飞的气势所摄,用尽溢美之词各种法的夸赞这幅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过的“绝世奇画”。

不少本来凑在说书先生那边的老听众和街坊好友看到易小天这边一阵阵的叫好声,不少都转移阵地挪了过来。就连看生意的、干活洗衣的人,也有不少看到这边动静过来凑热闹的。

易小天现在倒是十分佩服群众们的脑补能力了,没想到他们看到张飞画像会生出这么多感触来。

他却忽略了这群人习惯了那些单线条的平面毛笔画,第一次见到如此传神、写实,具有高度立体空间感、真实感的绘画对他们的冲击是何等强大。

这就像是一个封闭的黄种人国度第一次出现红头发蓝眼睛白皮肤的卷毛白人、或者第一次出现一个除了牙齿外一身油黑色的黑人,像第一次见到异性果体的冲击力一样。

这种突破想象的新鲜事物,对人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这次,易小天留足了一段时间给群众们感叹才接着讲下面的三国故事:

“咳咳,我们继续讲这三国豪杰传的故事啊。

且说刘备听了张飞之言,便道:‘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荼害众生,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张飞看刘备姿态诚挚,简直真情流露,不似作假,便道:‘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刘备听了甚喜,遂与张飞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又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那大汉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刘备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看这人相貌非凡,就邀他同坐,问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至今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刘备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张飞道:‘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刘备、关羽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安四海,下除黄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此处便是章回中‘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故事了,下面再给大家看一下关羽的立绘……”

另一边,说书先生看着易小天这边形势越来越好只能干着急,他今天拿来讲的可是他还从来没在这个村讲过的压箱底故事呀,本来他很有信心能赢的。

谁知对面这家伙怎么就这么不按套路来呀,就算易小天用小叮当那样的漫画来和他比,他也完全不惧的,那种小人画或许对小孩来说有不小的杀伤力,但其实对大人来说吸引力并不是那么高。

结果谁知道他这次不讲那种完全一页画便是一页故事的故事了,这次对方只画了仅仅几张人物画而已,居然就抢走了自己大半听众。看着自己周围稀稀落落的十多个人甚至也频频观望少年那方情势,完全没人专心听自己说书,说书先生现在真是有苦难言呀。

“幻想故事?不知道易哥儿打算讲个怎样的幻想故事?”

“不急不急,我现在就开讲了啊。”易小天笑笑道。

“我这个故事名唤《三国豪杰传》,今日主讲第一回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妖道英雄首立功’,各位且听仔细了。”

“咳咳,那么故事便开讲啦。

话说有一处天外世界,那里四海升平,安详已久,人民皆是安居乐业,久不习兵戈。

然而某日,一位名叫张角的道人于入山采药途中,遇一鹤发童颜的老者。老者手持藜杖,唤张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张角这个年轻的道人还道这《太平要术》真是普世救民的善书,连忙叩谢老者询问姓名。

那老者道:‘吾乃南华老仙也。’说完,便化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了此书,日夜攻习,学成后能呼风唤雨,逐自号为‘太平道人’。

那年正月内,国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没想果然符至病除,逐得信徒五百余人。

张角让这五百信徒习以书符念咒之术,此后便带着他们云游四方,为人除病。

时日渐久,张角门下徒众日多,众人尊张角为‘大贤良师’,数十万被救治者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然则这张角固然一片好心,却不想他所学《太平要术》却暗藏歹毒玄机。

参照书上之法救治病民当时看虽是药到病除,其神奇之术让人啧啧称奇,岂料这太平要术上所记之术实乃是阴阳逆转之邪法,拔出病人病根的同时,在病人身体中却埋下了另一股不易察觉的死气。

这天外世界的大灾变就发生在张角普救世人之后。

某一天,天空中忽然布起大片阴云,一声异响过后,此前被张角和他的信徒救治过的数十万人全都如同被人呼唤一般冲出家门,似提线木偶一般聚集到一起。

就连当初最开始修习太平要术的张角自己都变成了一个赤发红眼的魔道,这群集结在一起的人人人皆头系黄巾,处于不生不死间与僵尸无异。

这帮数十万人组成的黄巾军声势极其浩大,全无神智的他们口中还念念有词的反复念着一句同样的话:‘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军一路攻城略地,所过之处就如人间炼狱一般。”

易小天讲到这里,顿了一顿,他翻开带来的那叠画稿,将张角的立绘放在最上面。

他将画像举高,大声说道:“各位请看,这就是故事中魔王张角的立绘形象。”

原版三国志的张角因为更多是采用他偏正面的起义领袖形象,所以人物样子太过温和。为了配合他这个魔改三国故事,易小天将张角的画像在原基础上做了魔化修改,特别是眼神要看起凶恶高傲、显得非人类一点,眼睛放大、眼角上翘、瞳仁直接取消,头发也要更狂乱飘扬一些,以使张角更符合开局魔王的形象。

看见张角的立绘,刚刚还听得不温不火的群众忽然就炸锅了。

小孩们只知道画的好,却难以表达清楚他们的感觉,只是不断在一旁叫好。

“好!”

“好!”

“好!”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