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拔刀术

拳术天王 张达达 2439 字 2024-04-22

远看这个人,还以为是文强哥。

见张上在看他,朱新宁淡淡点头示意。

从皮衣外口袋里掏出烟,普通的“红双喜”,抽出一根递给张上,不因为他是孩子而失了礼貌。

见有人递烟,张上笑着摆摆手,表示不抽烟。

朱新宁不勉强,习惯性把香烟滤嘴那头向下,在烟盒上敲几下,然后刁在嘴边。

拿出火柴盒,弄根火柴一划盒侧,一手挡住风,低头点燃香烟,深吸一口,把还在燃烧的火柴甩灭。

这套动作行云流水,和30年老烟民的张爸比,也不差。

或许是没人说话很无聊,车厢里只有张上一人,朱新宁问:“小兄弟,今天贵庚?”

“16岁,刚刚中考完。”张上有些累,声音显沧桑。

这三天的奔波,也只有大三时在吉利焊装厂实习可比,早上6点40点名,干到晚上10点半,才感受过这种身心交惫。

不用床,躺地下闭眼就能睡。

“你还年轻,身体是本钱。”朱新宁一眼就知道他状态不好,礼貌的劝。

“时间不等人。”张上看火车外快速掠过的风景,说:“人这一生,想改运,也只有那么寥寥几次机会,得抓住。”

“哦?”朱新宁不由多看了两眼,感受到了他话语中浓烈的情感。“小兄弟还懂这些?”

“不太懂,瞎唠叨的。”

朱新宁来了兴致,瞅一眼张上手里拿的那张纸,上面满是电话号码。“小兄弟在跑业务?”

“家里揭不开锅了,乘暑假,出来推销太谷饼。”

“我吃过,挺好吃的。”朱新宁故意调侃:“卖得怎么样?”

一个16岁的小屁孩,给任何人,都知道他卖得不好。

张上听出了他的意思,眨眨眼,说:“三天纯收入7400块。”

“嗯?”朱新宁皱眉,仔细打量张上,心有怀疑。

2005年,太谷的房价,或者说一些小县城的房价,基本600到800块钱1平米,张上三天挣了10平米,这是多大的能耐?

“小兄弟,不是怀疑你,吹牛逼不好。”朱新宁掐灭了烟,将烟蒂扔在车厢挂壁的垃圾箱里。

张上不欲解释,只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反调侃说:“大哥,你就是传说中的煤老板吧?”

“嘶……”朱新宁抽气,警戒心升起,沉声问:“你见过我?”

“没见过你,但我以前见过其他煤老板去买东西。”

“哦?他们怎么买的?”

“普通人印象中的煤老板必定是暴发户,脖子上要挂三斤重的大金链子,手上戴十个金戒指,披金戴银,嚣张至极,一掷千金不眨眼。”

张上接着说:“而我见过的煤老板,很平淡,虽然也开豪车,但打扮就像普通的下矿工人,衣服常年是油毡子,总是黑色筒靴,因为他们也要下矿,或许习惯穿这种衣服,下矿的人不见天日,懒得打理自己,总是不修边幅。”

“我见过的那个煤老板,比您穿戴差一些,也没这么靚的发型。他去商场买东西,服务员看他像矿工,都不招待他的。结果,他回车上搬来两个半人高的大纸箱子,一点不讲究,拿钱像纸,就那么摆在服务员面前……”

张上说完,眨眨眼,没想到眼前这位还真是煤老板。

“你讲的故事很好听,说不准你嘴里的那个煤老板,我认识。”

朱新宁从上衣内兜里掏出一张白色卡片,递给张上说:“有空来临汾找我玩。”

接过名片,撇一眼,上面没有任何介绍,只有名字“朱新宁”,后面一个电话。

张上有些尴尬。“我没名片……”

“留个名字就成。”

“我叫张上,很高兴认识你,猪哥。”伸手,表达友善。

“……”木然的握手。

今年46岁的朱新宁,人世繁花沧桑,官军商黑,他都见识过了。

今天却陡然发现,自己竟不是一个孩子的对手。

最起码,言语上一直都落下风。

以他的层面,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火车的“咣当”声越来越慢,“呜……”停顿下来。

列车员过来开门。

“猪哥,我到了,改天见。”张上摆摆手,下了火车。

“行。”朱新宁也挥挥手告别。

火车在太谷只停2分钟,很快就启程。

车上的朱新宁摸着自己胡子拉渣的下巴,细细思索,突然笑出来,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