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黑金帝国

拳术天王 张达达 2632 字 2024-04-22

这种土地主势力盘根错节,复杂关系中暗藏凶险,稍不留神,便可能是灾祸。

最后就是小矿主,满地都是。

花钱承包一座山头,无证开采,逃税成风,拉煤不开税票,过了一天是一天。

每日里提心吊胆,怕矿难、坐牢、遭遇绑架,面对各种吃拿卡要,跪着赚钱。

这种小矿主,其实就是人们眼中的“煤老板”,来钱容易,花钱不打眼。

今天不花,说不准明天就没命花了,他们习惯在豪车后备箱里备几把凶器防身,再放几箱子钱。

而随着国家煤炭政策的紧缩,开采门槛不断提高,煤矿不想被关,就只能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挣的没有花的快,大部分小矿主背着高利贷,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而朱新宁,不属于这三类,人们给他外号叫“朱黑金”。煤,俗称黑金。

这可是一个传奇人物。

早年在部队当兵,没什么出息,退伍之后下海经商,渐渐有了起色,却也不是什么牛掰人物。

1998年以前,部队是可以经商的。

不知什么时候,朱新宁通过关系挂靠到了某部军事学院,在太原成立了三晋能源总公司。

后来又和某指挥部达成协议,由指挥部为他出面办理营业执照,企业性质是军办国有企业。

并且,朱新宁挂职正团级,专门给部队运煤、炼焦碳,搞各种资源。

其实就是管部队生意的,朱黑金的外号也是这时起的。

他要挖哪的煤,哪就得让,你不让试试?

出行有保镖,都是现役特种军人,家属住军区大院,所有车辆都军用车牌,办公室门口武警站岗。

整个三晋大地,提这名字,得抖三抖。

并且,在他曲意结交之下,关系网越织越大,谁也猜不透他的能量。

直到98年下半年,军委全面禁止部队经商,朱新宁才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不再那么活跃。

他再出现时,是02年,煤炭进入市场化,价格疯涨。

在大家忙着开矿,抢夺地盘的时候,朱新宁已无声无息间遍地开花,除了国企,也只有他能搬动煤炭涨价或者掉价的那杆秤。

有时,人们戏称朱新宁搞了个黑金帝国,是隐藏在人世背后的富豪,不显山露水,只有这个圈子里的人知道。

什么各大富豪榜,内地首富,世界500强,朱新宁如果想上,随便露几个矿,就能上去玩一圈。

黑煤面子铺了一层的山地,每走一步,脚下都能荡起厚厚的灰尘。

张上不敢回头,不敢左顾右盼,怕有人突然叫他。

至于为什么没把背着的青年人扔下,他想了想,应该有一种东西,叫“道义”。

如果刚见庞龙虎时就把青年人仍在地上,后来他再走,绝不会开口保这青年人,怕把自己搭进去。

可他一直背着没放下,就突然把人丢了,自己一溜烟跑掉,那叫“见利忘义”。

如果真的这么做,会一辈子睡不着。

“没想到我这么高尚呢?”张上自嘲地想。

也多亏了他这两个月的磨练,身体廋了,可耐力和持久力,足够背这青年人在山上逛荡。

回到张家庄石碑那。

苦笑一声,大伯没在。

左顾右盼,张上算看出来了,整个张家庄,没人敢在街上溜达。

社会主义旗帜下,竟还有这种地方。

如果不是见到庞龙虎,见到猎枪,见到那些护矿队的人,打死张上也不相信今日所见。

总不能一直在碑下等,只得自己沿道路,往庄里走。

好一阵,估计是庄子中心地带了,路面变得整洁,硬水泥打过的,终于见上了人。

“大爷,我想问一下,张志国家怎么走?”

“张志国?”大爷在门口抽旱烟,狐疑的打量张上,再看他背着的人,变了脸,立马关门回家。

最后只留个门缝,又探头出来说:“左拐,一直往前走,希望你命大,没让护矿队的人看见。”

说完,啪,把大门关上。

老人家畏惧如虎。

张上叹气,摇摇头,正准备走,一转身,只见大伯领着几个人,手里都拿有家伙,气势汹汹往这边走来。

估计要去找他。

“张上?”张志国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见侄子浑身不伤,深深地松了口气。

又见他背着人,立马黑了脸:“你背这人作甚?这两天所有煤窑都停工,他能让煤面子洗成这样,肯定是庞家矿井里跑出来的,赶紧扔了。”

跟张志国来的几个人,一看这黑人,也都紧张起来,紧紧握住手里的铁锹。

这要是弄不好,一场械斗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