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欲济今生犹未迟

拳术天王 张达达 2439 字 2024-04-22

张志伟笑着点头,把手里抱的床单放在床上,铺好。

“咱等会再玩。”说完,王庸铮跑出门,自来熟地帮忙拿东西。

一阵忙碌,六点多,总算整理好了,舍友也全部回来,七点得去教室集合。

张志伟和杨芯简单吩咐两句,走了。

除了闫向东和王庸铮,其余同学,看着面熟,可张上已想不起他们叫什么名字,时光磨灭了很多东西。

六点多,也正是吃饭时间。

和王庸铮并排走在路上,往来地同学特别多,几乎到了人挤人的程度,都在一个时间点吃饭。

“张上,你中考考了多少分?”王庸铮估计憋了很久,老早想问这个问题了。

“371。”张上其实不想显摆。

对一中的学生来讲,这分数低到谁听了都得来一句妈卖批,却不得不佩服。

“371分?”王庸铮呆呆地嘀咕,像当初何婷婷听了这个分数一样,觉得难以接受。

良久,掀开食堂的塑条门帘,里面人山人海,王同学才说了一句:“你爸真厉害。”

“……”人前显贵。

张上那时上一中,最喜欢吃食堂的“黄金米饭”,简单的蛋炒饭,现炒,很好吃。

炒饭厨师个头不高,却很壮,穿个白背心,贴身紧绷的,两胳膊上肌肉爆棚,粗壮血管爆在皮肤表面,很有力量感。

尤其颠勺时,火苗烧起,嗡隆嗡隆地,大铁铲剐锅,米饭翻飞,葱花四溅,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像种地似的……

跟着王庸铮走,来到班门口,上方有牌子,20班。

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让张上有梦幻迷离地错觉,就好像灵魂出窍,以一个世外人的角度去看世界,熟悉又陌生,内心平静如水。

“同学,你走错啦吧?”

班门口,狄慧平笑着提醒,牙齿洁白,马尾辫经过修剪,很顺畅,很流利,一丝不苟的扎着。

王庸铮轻轻推了张上一把,见他不动,侧身挤进班门,对狄慧平说:“这是咱班同学,军训没来。”

“唔。”狄慧平吃了口食堂买的饼子,嘴里含着东西,算回答过了。

张上记得,高一时,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摸狄同学的辫子,手感很好。

在何婷婷依依不舍的眼神中,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五中后门的小巷子。

张上打算锻炼身体,走回家。

今晚的路灯格外柔和,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那光的温柔和幽美,让人不觉孤独,反而照亮了他的心灵。

这才是想要的生活。

这个年代,太谷的夜景并不美,或者说,没有夜景……

走回家,父母已经睡了,默默地锁上大黑铁门。

轻手轻脚推开房门,炉子上的粥还热着,桌上的饭菜用大锅盖罩住,张上觉得,一切都那么真实。

“再等几天,新房子装修好了,我们,便能搬离黑屋子了。”张上想。

……

2005年,8月31号,星期三。

下午五点,像大搬家似的操持,床单被罩,枕头暖壶,香皂水杯……

足足整理了两小时,在杨芯唠唠叨叨地不断叮嘱中,收拾好住校的家伙。

张上,要去学校报道了,开始他的高中生涯。

开着送快递拉货的大箱货车,一家人坐在驾驶室。

“这两天有个太原的娃想来一中上学,分差不太多,他老子托关系找到我,我给他孩办了,和你一个班,一个宿舍,孩也挺老实,叫王庸铮,和他多亲近亲近。”

张爸凭关系,经常揽这样的活儿,大家都好。

学校能多收学生,上头多拿钱,学生也能上好学校,渐渐地名声也传出去了,亲戚朋友,都知道他在一中能耐大……

“知道了爸。”张上说完,思绪升起。

王庸铮,闫向东,他大一时的两大哥们,都是外地人,毕业后再没联系过,不过高中时玩得很好。

“还有两个找我办的,都是孩子分太低,花钱都不要的那种,我也就推了。”顿了顿,说:“你慧姐本来也打算上一中,听说要花两万块钱借读费,不太愿意,就没来。”

“哦。”张上有点失落,如果慧姐在,肯定很幸福。

张爸换了车,看校门的老大爷不认识车牌,当然不理了。

“滴……滴……滴……滴……”

喇叭不要命的按,听得人心烦意乱。

其实张上挺讨厌这种作风的,可放在亲爹身上,却不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