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女芳心

东方易虽欲避开周正楠,但见她应无恶意,且其邀约自己一同游玩,正好有人相伴,一路上有说有笑地一同前往,途中定不感寂寞,东方易随转变心意,欣然应允。

周正楠见其爽快答应,反倒是有些意外,便又问道:“城北十里处,有一座梁王府邸,叫做‘梁园’,相传为汉景帝时,景帝之弟梁孝王所兴建的离宫别馆,规模之宏大、布局之巧妙、做工之考究,为归德州内罕有。唐代‘诗仙’李白曾为其写下《梁园吟》的千古名篇,李白其人更是因此与宋州宗氏之女宗煜结缘,其间更有‘千金买壁’的佳话流传至今,随后二人喜结连理,李白亦在此间居住了十年之久。如此名胜之地,你可愿前去一睹其芳容?”

东方易未加思索便答道:“水浒中云:‘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享乐奢靡之地,不去也罢。”

周正楠见其并非贪图享乐之人,心中便又安了几分,于是笑问道:“不去便不去。城西北方向二十余里,有一处寺院,名叫清凉寺,乃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炎炎夏日里纳凉之地,在宋时被钦封为皇家寺院,如今经过数十代僧人的传承,其香火渐渐兴盛,现任住持灵智大师更是佛法精深、武功超群,寺内僧众能者辈出,你可愿前去瞻仰佛法、为己祈福一番?”

东方易当即应下,拍手叫道:“如此甚好,昨日与胡大哥白云寺一行,因时间紧促,未能向住持灵光大师讨教佛法。今日此行,正好可借机讨教一二,领略一下大乘佛法之奥妙。”

于是周正楠和东方易便一同骑上她早已备好的马匹,策马奔出,向西绕过城湖后,朝西北方向直奔而去。

一路上二人纵论天地、畅谈人生,欢声笑语不断,约莫一个时辰,便到了这清凉寺。

二人随下马,在寺旁的树上拴好了马匹,便一同到了清凉寺门前。

只见清凉寺门前立有两座铜狮,并列东西两侧,相向而望,似是一雄一雌一般隔空传情。大门上挂有“清凉寺”的牌匾,大门两侧还各有一偏门,比之中间的大门着实矮了许多,大门东西两侧的偏门所延伸而出的院墙亦各有数十丈宽。以此观之,这清凉寺比之东方易昨日所去白云寺着实气派了许多,不愧是曾为皇家寺院,无论是寺院规模之宏大、还是雕工技艺之精湛,无不突显皇家气派。只是曾经在宋时贵为“南京”的归德应天府,如今也早已湮没于黄土之下,徒留这孤寺犹存,令人叹惜不已。

周正楠见东方易独自叹惜,不明其意,便问道:“呆子,你为何在寺门前叹惜?”

东方易见她问起,随收起情绪,平静说道:“触景生情罢了,无碍,你我还是赶紧入寺,莫在这寺门外耽搁了时辰。”

周正楠见东方易扯开话题,不愿实言相告,本欲刨根问底,追问于他,但转念又想,既已来到这清凉寺,还是赶紧入寺寻得灵智大师,请他来助我才是。于是便应了东方易,与其一同进得寺门,上了清凉台。清凉台分东西两侧台阶上下,中间为无台级的斜面平台,四周有白玉石柱围栏包围,内中刻有龙形雕纹,为“双龙际会”图案。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龙兴之时,任归德节度使,常在寺中的清凉台避暑乘凉。

清凉台上有一圆觉殿,圆觉殿稍小,殿后便是大雄宝殿,寺内住持灵智大师便在此与寺内众僧参禅悟道。东方易与周正楠穿过圆觉殿,直奔大雄宝殿,进得殿内,只见众僧两手合十、双目紧闭,盘坐于蒲垫上,正在聆听大殿中单手合十站立的老僧诵读经文,于是东方易二人把目光洒向了大殿正中身着金丝红布袈裟、手握念珠的老僧,还未等他二人开口,那老僧见有外客到此,便先言道:“二位施主英雄少年,此刻光临本寺,怎奈老衲灵智正与众僧授课悟禅,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原来二人眼前的老僧便是这清凉寺的住持灵智大师,东方易见灵智大师过谦,正欲答话,却被周正楠抢了先说道:“灵智大师,一载未见,别来无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