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风听俞大猷如此说,也不好再言语,以免落得欺软怕硬的口实。
俞大猷见李若风理屈词穷,便又说道:“方才,确实是小看了你们三人,你李若风是武当晚辈,虽资质上佳,且颇有头脑,只是毕竟还年轻,功力尚浅,不足为惧。”
李若风听得俞大猷如此评价自己,赶忙抱拳躬身说道:“晚辈多谢俞前辈抬爱。”
俞大猷点了点头,又看向胡宗宪,抱拳问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胡宗宪见俞大猷此时问起,便抱拳朗声说道:“在下胡宗宪,今日专为打抱不平而来。”
俞大猷刚才在阵外已观察了胡宗宪许久,甚觉胡宗宪的武功来路极像是徽州胡家的家传武功,听其自报姓名后,更是确认无疑,只是俞大猷心中有些疑惑,为何胡宗宪身为公门中人,竟会参与江湖门派纷争,且其兄长乃是当今锦衣卫指挥使,难道胡宗宪此来还有其它目的。
犹豫了一下后,俞大猷又说道:“胡兄武功修为远在我四个师侄之上,适才大意,才险致阵法被破。而胡兄口中的东方兄弟,虽年纪轻轻,但身手亦是不凡,倒是你二人比起当年的‘武当三杰’之章青松和宋锦云,一点都不差。”
胡宗宪听俞大猷如此评价自己和东方兄弟,笑道:“俞兄的阵法和武功,我与东方兄弟也早已听朋友说起过,今日一见,亦是不错。”
俞大猷奇道:“哦?不知胡兄的那位朋友可在这里,竟知我阵法,我倒想见上一见。”
胡宗宪回道:“日后若是有机缘,定会介绍你二人认识。”
“好。”俞大猷见胡宗宪也是如此爽快之人,心中稍许窃喜,向来以武会友,可以结交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是俞大猷此时还有疑惑未解,于是转向东方易,说道:“俞某尚有一问,还望东方兄弟解惑。”
东方易见俞大猷有此问,便说道:“有何疑惑?”
俞大猷便问道:“敢问,东方兄弟师承何门何派,为何你的武功路数,俞某从未见过?”
东方易答道:“在下自跟随师傅学艺之日起,便被师傅要求,不到时机成熟时,不得向外人提起师傅,是以,在下不便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