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对李世民的矛盾心理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事变之前,李建成的手下起兵攻击李世民,又使用毒酒毒害,多次派人刺杀,兄弟二人的关系已经势如水火。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李渊早就明白他们不可能和睦相处下去,为什么他就迟迟不采取行动呢?最终要面对两个儿子惨死,诸多皇孙被杀。

玄武门之变以前,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令人十分的费解。开始时李世民拥立李渊起兵,李渊也希望立李世民为世子。后期李世民积累的战功越来越大,李渊对李世民却越来越疏远。书中描述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联合妃子、大臣进行挑拨离间造成的。李渊真是上述中这种随意糊弄的笨蛋吗?

一、李渊是不是傻瓜?

有人说李渊水平不够,我不同意。

李渊起兵之前,隋炀帝对李渊猜忌,李渊便不再显露才干,又大量收取贿赂自我掩饰,说明他有很高明的谋略水平。李渊率军抵抗处于顶峰的突厥军队,用突厥的模式训练神射手,与突厥对抗多次捷报不断,说明他有带兵打仗的能力。李渊起兵后,突厥曾赠送战马一千匹,李渊挑选精良的马匹,只购买一半。突厥贪婪,李渊的目的是在突厥面前显示自己财力不足,也对马匹的需求不急迫。这说明他有很强的敌我分析能力。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除了震惊和惶恐,没有表现出其他的情绪。两个儿子被杀,没有流露出对死去儿子的悲痛和对李世民的责备,反而是对李世民进行怜惜,责备自己差点上当做错事。诸多皇孙要被处死,他不忍,但也没有过多的进行阻拦。事变之后,立即任命李世民当太子,并宣布国家大事交由太子处理。不久即宣布退位,极力坚持让李世民即位。

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亡国之君刘禅,乐不思蜀的他得以在晋朝安享晚年。南唐后主李煜的整日哀叹,却让自己遭受杀身之祸。勾践得以在吴国平安度过,也是因为装作安心侍奉夫差,让夫差放心他没有复国的想法。

李渊在突然的巨变中,不仅国家政权从手中失去,还要忍受丧之之痛,但他没有多余和错误的感情流露出来。他每一份情感的把握,每一步骤的处置,时机和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应变能力、忍耐力、谋略和洞察力都远超于常人。不逞匹夫之勇,也不做性情中人,这种卓越的政治家怎么会是傻瓜呢?

二、为何李渊轻易原谅谋反的李建成?

太子犯错,其他皇帝都是怎么处理的:汉武帝因“巫蛊之乱”,冤杀太子刘据。李世民贬谪嫡长子李承乾、皇子李泰,李隆基诛杀太子李瑛兄弟,唐肃宗李亨诛杀皇子李倓。杨广在隋文帝病重期间试图侮辱隋文帝宠爱的妃子,隋文帝也冒出诛杀杨广的想法。就算是太子,谋反也是不可饶恕的。

李建成擅自招募勇士两千多人组成太子宫卫队,私自屯兵是重罪,足可以按照谋反处理。被人告发后,李渊也仅仅是对李建成口头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