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老板摆手,连说三个不字,而后继续说道:“两位小先生光临我茶楼,是在下的荣幸才是,怎敢收取两位小先生的任何费用?今日权当在下请客,恭贺小关先生拔得筹才!”
“这”穆小关有些犹豫地说道。
“小关先生莫再推辞,我这便下去,为先生备上好酒好菜。”
语罢,茶楼老板也是干脆,直接拱了拱手就离开穆小关他们的桌子,下去备酒菜了。
穆小关看到这一幕,端起茶杯对着金忠笑道:“看来以后我可以到处蹭吃蹭喝了。”
在他们回去后不久,石弘带着两位老师来到穆小关的别院,恭贺他中了筹才,并告知他一些进考的事宜。
穆小关微笑回礼,觉得情理之中。
进考是在四月中旬举行,到时候五千筹才都会进入大昭宫,一起坐在一个偌大的考场考试。
届时,除了有五千禁卫军和五百名监察文官,届时数位亲王和将军、学士院大学士、丞相、太傅以及大昭国皇帝,皆会亲临考场监督,可谓是举国盛事。
穆小关望了望窗外,露出些许期待。
大昭国一共有四位亲王,熙王爷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权利最大的一位。
先皇生下来三个儿子,夭折了两个,唯一的一个便成了现在的大昭国皇帝。
诸多人都说这与熙王爷脱不了干系,却只是猜测而已。
穆小关知道熙王爷权势滔天,他已经加入了熙王爷一系,自然不想反抗熙王爷。
他只是想去朝廷里看看而已,因为没去过。
可惜熙王爷似乎看中了他,不然也不会一见到他就用苍澜宗的事情来拉拢他。
熙王爷知道他不会拒绝,他也确实不会拒绝,对于一个这个大昭国来说,苍澜宗对他的诱惑显然要更大。
竹林里新的芽叶已经从细枝里长了出来,尖尖的竹笋刺破枯叶覆盖的大地,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模样。
半旬不过一瞬,几轮细雨,几次雷声轰鸣,几天艳阳高照;叶儿新绿,翠竹初成,抖动的微风时不时地吹弯细竹。
穆小关离开绿油油的一大片竹林,和金忠一起在石弘一行人的带领下,缓缓坐上偌大的马车。
金忠的保镖没有上车,在外面骑着马护卫他们。
马车中,四个青年和穆小关他们相互作揖,各自介绍自己。
石弘给他们介绍,那四位青年都是他们书院和穆小关一起参加拔筹大考通过的筹才。
穆小关微笑,像窗外的阳光,看似温暖却没有阳光;他待人礼貌,奈何性子凉薄。
一路无话。
大昭宫的正门外站着数百名禁卫军,他们穿着赤黄色的盔甲,头戴红缨帽,拿着特制的长矛负责护卫大昭宫正门的安全。
大昭宫正门一共有三道门,左边那道较小的门是平民通过的,右边那道较小的门是有身份的人通过的;而中间那道恢弘的大门,则是三品大臣之上的官员和皇亲国戚通过的。
人与人便这样划分出了等级。
穆小关他们辞别了石弘和金忠一行人,和那四个青年书生下了马车,在一个禁卫军的带领下,跨过护城河,通过了右边那道正门,他们是筹才,算是有身份的人。
相对于大昭宫外的热闹与无序,大昭宫里面时不时地就是一队禁卫军走过,安静整齐而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