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齐提出要带走付兴和与付芸,付芸和付兴和都是摇了摇头,说穆小关要参加科举大考了,需要有人照顾。
穆小关无奈,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照顾,付芸却偏说穆小关不会照顾自己,她坚持要留下来照顾自己。
付齐愕然,这个少年要参加科举大考?他才多少岁?难道他现在是个秀才了?
而后付兴和又将穆小关的经历告诉了付齐,包括三个月就从文盲变成秀才,独自杀死一百多个山贼,还是一个异人!
付齐恍然,原来他是个异人,怪不得能保护他的家人。付齐稍微安心,但并不认为他能对抗血煞盟。
穆小关也说他们跟着自己会比较危险,最好还是跟着付齐回付府,那里有侍卫保护他们。
付兴和与穆小关生活了几个月,看穆小关这些天几乎都在外面,又帮自己找到父亲,就知道穆小关肯定有自己的事情。
付兴和点了点头,同意了付齐的意见,要穆小关好好照顾自己,最后这一个月认真参加科举大考。
付芸很是不舍穆小关,她还小,不太懂那些东西,虽然很想和穆小关在一起,但只能听从父亲和爷爷的话,答应跟付齐去齐府。
她两眼噙满泪水,哭着要穆小关多去看他,穆小关微笑着点头,摸了摸付芸的头,说等他考中了进士便去看她。
熙王府。
熙王爷正坐在书房处理文案,黄坚背着剑走进来微微低头说道:“血煞盟来信,说他们去追杀付齐,被穆小关阻止了。”
熙王爷停下手中的笔,想了想,说道:“这付齐倒是一个人才,那就先不杀了。”
语罢,他继续埋头写字。
自从付兴和将付芸带走之后,穆小关就开始了最后的备考。
他先前已经好久没有认真地读书了,如今终日待在别院里,这一呆便是一个月。
期间贡林书院院长石弘来看过他几次,告诉他一些关于科举大考的相关事宜,还劝他要学会放松,不要终日待在别院中读死书,现在连饭食都是书院中的人给他送来的。
穆小关微笑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至于付兴和他们,之后再没来过;金朴志的儿子金忠想协同一些小伙伴悄悄来看穆小关,都被石弘安排在别院周围的人给赶了回去。
金忠回家向自己父亲说穆小关的事,金朴志沉默了一会儿,蹲下身子语重心长地劝金忠不要再去缠着穆小关了,金忠不解。
金朴志没有解释,有的人太高,有的人太低,有的人太远,有的人又太近。
一个月对于穆小关来说似乎过得很快,转眼间三月已经到来;即使在科举大考那天,付兴和他们也再没来过。
大昭历231年3月6日,科举大考第一场——拔筹大考会场。
“小关,我就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金忠站在拔筹大考会场的门口,有些不舍地说道,他的身后站着四个护卫大汉,隔开四周拥挤的人群。
穆小关孑然一身,转身向金忠招了招手:“我进去了。”
拔筹大考会场的入口的附近,站着二十名身着黄色铠甲的官兵。他们个个面目严肃,身材挺拔,手中拿着长戈,有规律地分散在入口的四周,负责控制入口处的秩序和协助审查拔筹大考考生资格。
穆小关看着一名抱着书籍的青年人审查通过后,摸出一块四四方方的铜牌,而后离开人群,向着入口走去;那块铜牌是他的准考证,刻上了他的基本信息。
周围人瞬间议论起来,居然又见到这么稚嫩的小孩来参加科举大考。
一个中年男子说道:“这么小就来参加科举大考?连本书都没带,不会是来走个过场吧?”
另一人反驳道:“说不定,毕竟秀才和筹才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虽然参加科举大考的人不下十余万,但要参加科举大考的十二岁小秀才一共就那么五个,你们猜猜他是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霎时,周围的一些人似乎是来了兴趣,其中一个人盯着穆小关的身姿说道:“看那清秀的样子,充满了文雅气质,我觉得可能是汉樟书院的小天才秦见远,或者庚启书院的小天才白贺。”
这时,一个青年灰衣书生走出来说道:“在下是汉樟书院的学生,见远小师弟三月中旬才来参加拔筹大考,现在还在书院中继续读书呢。”
而后,另一中年书生走出来说道:“在下前日上午便看到庚启书院的院长护送一名小秀才进入拔筹考场,想来应该是那位白贺了。”
这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说道:“那如此说来,这个小秀才既不是白贺,也不是秦见远,想来应该就是那贡林书院的那位神秘小秀才穆小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