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还有五两碎银子。其余四十八两纹银我都装在包袱里,谁能料到就这么没了”
很多事情是没有由头的,你不知道原因,它也永远都莫名其妙。
穆小关没有追问银子是如何丢的,也许是因为在人满为患的街道上。
他不认为有找回银子的可能性。
“没事,那些银子本就不属于我们,丢了就丢了。”穆小关想了想,安慰着付兴和说道。
那些银子本就是在别人的商队那里拿来的,似乎也算不得自己的。
付兴和张了张嘴,想再说什么,却发现穆小关说的似乎是事实,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东西,可心里总是很不舒服。
他不知道穆小关的豁达是因为看破红尘还是涉世未深,但总是说出他也无法反驳的话。
昏暗的房间里,一只蜡烛持续燃烧着,微光照过穆小关脸颊,让他看起来一脸平静,而付兴和则是无奈地叹了叹气。
余下只有五两碎银子,他们却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久,一是要先找到付芸的父亲,一是要尽量安稳地过活下去。
付兴和在与穆小关商议后,决定先在昭都里租一间便宜的小房子后再做打算。
住客栈的费用实在太高,在昭都里单是一间最便宜的,每晚都需要花费三十文铜钱。
不过自从没了那么多银子之后,日子感觉似乎也没有了保障。
付兴和在外面忙忙碌碌了一天,终于找到了一间还比较中意的房子。
房子处在昭都比较偏僻的地方,比较清静,靠近一片湖,叫做贡湖。
除了足够他们三个人住之外,还多了一间书房。
付兴和大概算了一下,这房子每个月一百文铜钱,加之他们的日常开销和花费,五两碎银子可以让他们在昭都如此维持一年!
他们又将马车卖掉,卖了二两碎银子,购置了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后在房子里安顿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付兴和也是想出去找点事情做,可人终归是老了,当教书先生别人又不收,体力活自己也干不了。
穆小关喜欢看书,所以很早以前就买了很多书扔在马车里头,现在马车卖了,也没有将那些看过的书卖掉。
付芸喜欢坐在穆小关身边陪着穆小关看书,总是有事没事地将穆小关这个“书呆子”拉到街上走走。
穆小关自觉街上的繁华他已经看遍,引不起他的兴趣,不如在家与圣贤对话。
昭都的冬天没有雪,有的只是寒冷,湖面不知在何时凝结出厚厚的冰层,偶尔有些顽皮的小孩子在冰面上玩耍。
付兴和在屋内架起一个火堆,偶尔在火堆里扔两三个红薯。
三人在火堆边等上小半天,拿根棍子将烤好的红薯掏出来,吃得好不惬意。
穆小关总是窝在火堆旁看着书籍,付芸在火堆旁边坐乏了,也会出去和外面的小伙伴们玩一会儿。
而付兴和则有事没事地就出去到街上溜溜,看看自己这老头子还能不能干什么活。
冬天过起来似乎是总比夏天要漫长。
穆小关偏过头,看着昏暗的天空,他觉得他向往的外界似乎不是这样的,该是怎样的呢?
“付爷爷,我要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