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管家很累。
自从刘云离开刘府后,他就一直跟着他,起初是步行,可是对方这一天去的地方实在太多,走路的速度又太快,吕管家养尊处优的身子不到中午便有些吃不消了,他又咬牙坚持了一刻钟,终于放弃跟对方比脚力这种愚蠢的做法,打发同行的小厮去附近的车马行雇了一辆马车。
如此一来虽然目标更大,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但是吕管家原本就没打算隐瞒对方。
跟了这么久,他当然知道刘云是在找工作,甚至有两次被录用的机会,都是他暗中搅黄的。
大梁户部右侍郎刘不喜的招牌,在汴京城还是很好用的,尤其是在普通百姓当中。
刘云深深看了那辆马车一眼,就在吕管家都以为对方要和自己摊牌的时候,却见他又收回了目光。
自己处处碰壁,除了自己是个外地人,没有户籍证明和本地人担保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使坏,就算起初刘云想不到,现在也早就想到了。
刘不喜什么想法他也能猜个不离十。
凭良心讲,刘不喜做的并不过分,他只是逼刘云离开汴京,如果换个人的话,说不定直接将他杀人灭口或者抓起来送给梁帝了。
但是,不能因为刘不喜还剩下的那点良心,就让刘云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从长乐镇千里迢迢来到汴京的刘云清楚:就这样身无分文离开汴京城跟自杀无疑。出城不到百里,就有无数盗匪、兵痞、甚至普通百姓守在偏僻险要之处,等着落单的行人,做那无本钱的买卖。
身上没钱?人肉也是肉,可以拿来卖钱或者果腹。
所以,刘云必须要凑够路费,找个实力不弱的商队交够保护费,结伴上路。
他走到路旁,将背上的行李放在地上,找了块石头坐下,眼睛望着长街上来往的行人,倍感孤独。
夜幕降临,暑气渐消,街上行人渐多,酒楼和店铺前面点起了灯笼,远处的汴河上帆船如影。汴京城是一座不夜城,晚上甚至比白天还要热闹。
刘云发了一会儿呆,突然去翻行李。他从登山包里翻出那卷明黄色的绸书,看了远处马车一眼,吕管家和那个扮成乞丐的武德司的探子都是一惊:明黄色是只有皇家才使用的颜色。
刘云缓缓将绸书展开,两尺见方的绸书边缘有精美的龙凤纹,中间写着字,字尾有一方殷红色的大印,这个东西的正确名称叫做“婚书”,但是一般的婚书都是用红色,能用明黄色的,只能是皇家。
婚书有烧灼的痕迹,最关键的订立日期的地方因为灼烧字迹已经看不清,这也是刘云没有把它和前朝联系起来的原因。
现在刘云已经知道婚书是前朝昭宗将自家十三女许配给重华殿大学士刘不夷之子,也就是自己的,至于为何皇帝赐婚不用诏书而和民间一样使用婚书,这又是一个谜团。
当年白马寺之祸,大雍五品以上的朝官和全部皇室成员被杀,那位原本应该成为他妻子的越国公主自然不能逃脱厄运,所以这份婚书如今不过只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