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和小五就是靠偷抢过活吗?”
“回少爷,…
李继坤学到了古代两个专用词语:
‘跪门讨’,‘望门寡’
小丫头肖三娘和弟弟现在的身份是码头营的‘跪门讨’,码头营共有217户人家,丫头每天带着弟弟在晚饭的时候跪在其中一家门前,主人会施舍两碗稀稀的粟米粥,第二天换下一家,从1到217,然后从头再来,这就叫‘跪门讨’,古人说的吃百家饭就是这个意思。
‘望门寡’:如果镇里有年轻男孩得了重病,大多会和本镇或本里的‘贵门讨’订婚来冲喜(本里没有就找别处的或找穷人家的孩子),‘跪门讨’不得拒绝。可还没等结婚入洞房,新郎就死了,这个女子就要守一辈子活寡,守不住就抓起来沉河。
小丫头现在是‘跪门讨’,她不想当‘望门寡’所以才想着跟个好人当丫鬟。她抢了李继坤的饼子,可李继坤对她们姐弟没打没骂,所以她那幼小的心灵便认定李继坤是好人,值得托付。
夜的黑不知何时从四面八方涌来,李继坤颓废的枕着背包躺在一堆杂乱的芦苇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跟肖三娘学着本地的方言,心里却在考虑着今后的生计。背包里的六只玻璃杯在这个年代应该很值钱,可以换些银子。两套化妆品就不卖了,留给将来自己的媳妇儿,手机那天忘记充电肯定就是个摆设。那些药品过不过期无所谓,反正坚决不能卖,以后说不定就指望它们救命呢,至于那套刀具没啥大用也不值几个钱,留着切菜吧。
李继坤翻来覆去的琢磨过后,认为也就那六只玻璃杯和望远镜还有些用处。但今后该如何在这里立足也是个问题,因为刚才肖三娘说了,近期这里来了好多辽东的难民,码头上就有好几十个辽东苦力。小丫头听人说北方正在打仗,和谁打这丫头不知道,但李继坤知道,那肯定是后金的奴尔哈赤。这下麻烦大啦,这特么的真是晚明,中间过程李继坤不太清楚,但他清楚的记得崇祯是在1644年三月吊死的。
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滦河!这里是滦河口,水路陆路海路都很发达,真有事就跑呗,少爷我怕个屁呀!而且现在才1620年离1644年还早的很,这就是上天的恩赐,命运之神的安排。对,小爷先在这里立足,积攒些钱粮船只水手,再弄一堆豪奴,买几个丫鬟。嘿嘿,当个大明朝的小地主也不错,赶明儿先买它几百亩地,潇潇洒洒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到时候实在不行小爷就坐船跑台湾去。李自成,皇太极你们能奈我何?
天上的星星好像能窥探到李继坤内心的秘密,它们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那个熟睡中嘴角还在微翘的少年,心底却在暗笑:
“小小骚年,你想得太天真啦,没看到月亮姐姐都把腰笑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