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仙都门下邓守一

十族纪 离秋胤 2040 字 2024-04-22

距离邓嘉定下的日子还有三天,韩庚把修炼的事暂时放在一旁,收拾行囊,带齐猎叉和弓箭,先到枯枝沟探望老张头和古莲。老张头的脚已经可以下地了,总算没有伤及筋骨,走路还有些一瘸一拐。古莲见到韩庚,满心欢喜,上回在尚阳镇亏得他相助,把卖兽皮的钱借给她,才凑足了钱买米买盐,熬了膏药带回家,治好爹爹的脚。

韩庚坐定闲聊了几句,说起在尚阳镇遇到一桩好买卖,有人雇他进山猎黑熊,取熊胆。古莲插嘴说,那人是三浦桥赵员外府上的管家,姓邓,老张头吃了一惊,他听说过邓算盘的名号,连连说这可是大买卖,疏忽不得,催着韩庚赶紧动身。

时间很充裕,韩庚又坐了会,定定心心上路,傍晚时分来到尚阳镇,找了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他在三浦桥左近走了一通,到铁匠铺打了十来个箭簇,安在事先准备好的箭杆上,还定制一把牛耳弯刀,说好次日一早来取,好钢好铁只管用,价钱不成问题。铁匠正愁生意清淡,这个月的口食没有着落,见来了爽利的主顾,满口答应,一迭声催徒弟扯动风箱,自己抡起铁锤,叮叮当当打造起来。

到东兴酒楼用过饭,回客栈睡了一觉,韩庚一路闻讯找到赵员外府上,求见邓嘉邓管家。邓嘉颇为欣喜,觉得他知趣,他向韩庚引见了猎熊的同伴,两名附近的猎户,四名护院,两个健仆,至于拜在仙都门下的远房侄子,据说在静室里打坐,并没有出现。

邓嘉叫厨房送来一桌酒席,陪饮了几杯酒,先行离开。众人借着几分酒意说笑,彼此熟稔起来,尤其是那四个护院,自视甚高,一味夸耀手头的功夫。韩庚只管喝酒吃肉,不大插话,他冷眼旁观,这一行人中除了一个姓岳的健仆外,余者都平平,不过话又说回来,在那头残暴的金背熊面前,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而已。

酒足饭饱,众人散去歇息,韩庚向邓嘉告辞,回到客栈默默想着心事。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五六年了,从表面看,他仍然是便宜老爹的儿子,是枯枝沟的一员,是老张头一家看重的后生,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人与物没有感情。料理了老爹的丧事,他断然离开枯枝沟,独自一人在邪鸦岭下生活,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决定,跟过往一刀两断,斩断一切可能的羁绊,重新开始。

过去种种不再想起,孤独地等待某些事情的发生,如有机会,他愿意抓住一场豪赌,不惜押上性命。

隔着薄薄的门板,传来一阵喧哗和骚动,在这小小的客栈里,每个人都带着十来天的辛苦,在一口叫“人世间”的大锅里翻腾,那些声音听上去有些遥远,却又那么清晰,撞击着他的鼓膜,辨不出任何意义。

韩庚闭上眼睛,心想:“活着是一场修行游戏,我有一颗大而坚硬的心脏。”

天蒙蒙亮,韩庚到铁匠铺取了铁箭和弯刀,在三浦桥下等候。晨雾缭绕,河水静静流淌,尚阳镇从沉睡中苏醒,一时间,鸡鸣狗吠,小贩叫卖,车马辚辚,世俗的声音为小镇注入了生机。

十几步外,赵府的边门打开,一名脚夫牵了骡马出来,背上搭着驮袋,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些什么。韩庚快步迎上前,正好邓嘉引着一个道士打扮的年轻人出门,仔细叮嘱着什么,那年轻人微笑着点头,低声说了几句,似乎是让叔父放心。

见到韩庚,邓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这就是我跟你说起的韩小哥,邪鸦岭的猎户,他见过白松谷那头金背熊。”

那年轻人转过头,温和地打量着他,打了个稽首,“贫道邓守一有礼,多谢施主相助,此去白松谷路途艰险,要辛苦施主了。”

他脸色温润如玉,道袍纤尘不染,颇有些仙风道骨,背上负着一柄长剑,剑柄磨损得厉害。韩庚拱手回礼,客气了几句,站在一旁从容等候。他心里明白,那邓守一待他和颜悦色,并非是出于尊重,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一种自恃身份的骄傲,在他眼里,自己等同于蝼蚁。

人已到齐,邓嘉不辞辛劳,亲自送到尚阳镇外,再次拜托了几句,才挥手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