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榷进献金丝甲,董卓挥手赐军马

汉末宏图 白衣校尉 2004 字 2024-04-22

只见董卓点点头,粗声道:“不必多礼,稚然,你此次洛阳长安来回奔波,辛劳了。”

见董卓如此说,李榷赶忙应道:“此等军中事务,本为属下职责所在,些许小事却是比不过相国大人日理万机,忧国忧民来的辛苦。”

属下只恨自己无能,不能为相国分忧,每每思及愧不敢当。

见李榷竟然能把祸国殃民的董卓说的如此伟大圣明,李炎也对其拍马功夫敬佩不已。

然而董卓还就吃李榷这一套,被李榷这一番赞美说得开怀大笑。

笑罢,董卓问道:“今日稚然来找咋家,可是有事?”

李榷见董卓说起正事,忙上前应道:“犬子李炎如今已是弱冠之年,承蒙祖上余荫学得一文半武,值此关外诸侯反叛之时,事务纷繁,但求犬子能为相国分忧。”

听李榷如此说,董卓大笑道:“如此正好,虎父无犬子,李炎你且上前来,咱家有事问你。”

李炎见董卓叫自己,赶忙上前行礼,等待董卓提问。

只听董卓道:“李炎,你既是文武都会,你愿入朝还是入军?”

李炎一愣,没想到董卓会问自己这个,应道:“回相国,我李氏一族承蒙相国大恩,方才有如今富贵,当今关东诸侯叛军,不思相国之仁德,竟举兵反叛朝廷,李炎不才,愿为相国之前躯,讨伐叛乱,以报相国厚恩。”

见李炎在自己面前回答得如此得体,全不似那些所谓的“人才”那样慌张得像是受惊的小鸟,董卓不由得暗自点头。

再加之李炎长得一表人才,董卓看得颇为舒心。

当即董卓大笑道:“真乃忠义之士也,既是如此,咱家明日便请奏天子,任命你为讨逆将军,领兵五千以备关东逆贼来犯。”

这几天李炎刻苦研读这个时代的法规军制,当然知道所谓的讨逆将军,虽然说起来挺好听的。

但却只不过是个杂牌将军罢了,像这种杂牌将军,一般都是直属于最高统帅,若是主帅信任你,那权力丝毫不下于那些正品将军,但若是主帅不信任你,那或许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校尉。

但董卓也说得很明白了,自己这个杂牌将军的满编制是五千人,对于现在初出茅庐的李炎来说,也还算不错,李炎赶忙上前谢恩。

却听董卓接着道:“李炎,此番大战,咋家损失不少兵马,如今关东逆贼虎视眈眈,却也难以划分五千军士给你。

前些时日,华雄折在了虎牢关,你且统领他手下的那三千余将士,待到关东逆贼退军,咋家再补齐你的人马。”

李炎听董卓如此说,心中一禀,根据这些时日收集的情报来看,骑都尉华雄手下原本是有五千西凉铁骑。

董卓占领洛阳之后,把原本大将军何进的兵马调遣了两万五千给华雄,让他去守虎牢关。

然而华雄被关羽斩杀,手下士卒死的死降的降,现如今留下来三千余人仅有一千多是西凉骑兵,剩余两千人只不过是当时的洛阳守军。

其战斗力与西凉铁骑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李炎听闻董卓如此说,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却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有三千编制杂乱的军马,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李炎再次上前行礼谢恩之后,便是李榷向董卓献上自己的传家之宝,金丝软玉甲。

董卓自从被曹操刺杀过之后,对于自己的保护更为上心,得了这样的防护宝物,当然是心中大喜。

当即董卓大手一挥,赏赐了李榷战马数百匹,上好蜀锦无数,还让属下将营中一匹宝马赠予李炎。

李榷得了数百匹战马,对于失宝之痛也算是消了不少,李炎也取得了军职。

至此,也算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