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送经验的来了

“感情你也会技能,干嘛藏着掖着啊!”姜亢笑骂了一声。

姜亢让敛承跃拿了一个金币下去,让村长把村里的工匠派遣过来帮忙,另外家事火也带上。

在这种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工匠,毕竟他们一切都要自给自足。

很快,就过来了50来号人。

姜亢大举伐木,又拿了一个金币出来,村长立马就带着一村子的老小帮忙砍树去了。

姜亢选择了12头最大的树木,将根部深埋,采取内四外八的方式作为支架,而后又让妇孺挖泥伴水,泼在树的表面,进行冰冻之后整颗木头大了一倍有余,壮硕无比。

接着外面摩擦干土覆盖,让人去取干稻草结成绳子,由柱子顶端一路往下捆绑。

因为人手众多,黑甲军是打造自己的地盘,自然兴奋异常,而村民因为金币原因,也十分卖力。

虽然工程浩大,但在急速冰冻的帮助之下,进展还是非常之快。

姜亢要求三层架构,柱子已经有了,剩下的就交给那些木匠了,难度不大。

原先的树林中央部分已经被掏空,取而代之的是将要建成的一座高大的三层冰楼堡。

在树林外围,是姜亢选择布置投石车的位置。

在投石车外围,再建构一道冰冻的土墙用以防御。

这个难度就更加的低了,只要堆积好土堆石头,然后泼水,天气冷的时候还用不着冰冻,王昭君和雪虎只要进行加固就可以了。

至于后山的方向,姜亢决定还是阴险一点的好。

他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这个坑有多大呢?

二十米,将整条路都挖了,多余的土堆在了冰楼堡外,直接构建一座土城楼。

很高,没门。

但是在链接冰楼堡的位置有个楼梯上去,这是姜亢留给自己的逃生道路,预防万一之事发生。

而且这上面还有城楼设置,万一来人可以架设弓箭。

“城墙再加宽,我需要架构硬性投石车。”

硬性投石车就是不移动的,装在城楼上的。

“这种地方要有连弩就好了,但是连弩太难了,我压根就设计不出来。”

姜亢摇了摇头,要现在有个手机就好了,百度即可。

不过想想算了,有手机也没网。

五天,足足过去了五天,勾玉山庄依旧没有半点消息传出。

冰楼堡已经完全建成,山顶冒着一股逼人寒气,屋子里却不冷。

楼堡里扑满了厚厚的干草,还算暖和,中间楼梯林立,上下方便。

楼上布置格局是仿照的西方城堡,多有孔洞,用以射箭。

这是在对方已经攻上山头之后,无路可守,才退守楼堡,做最后的坚守。

楼堡外面的墙也构建好了,后面就是一排一排的投石车。

投石车尤其的多,木匠一刻没停过,绳子木头都用的差不多了。

这里没有弹性绳索,因此姜亢并不是特别满意,但威力总归是可以的。

整个山顶,已经建成了一座冰封堡垒。

然而姜亢并不太满意,但是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了。

他建造了一个蓄水的池子,等到雨落下的时候就能解决了。

他打算在对方进攻的时候冰封山路,再用投石车压制。

只要他不下山,对方想要冲上来就是难如登天!

第六天,村长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将军,山北出现一头巨兽,村子里死了三人。它正在往这边过来。”

姜亢一听不惊反喜,拍腿道:“太好了,送经验的终于来了!”

“见过将军!”

还隔着老远,老村长就恭恭敬敬的弯腰行礼,伸手摸去头上的汗水。

在他身后的汉子,眼神看着自己都带着几分提防和惧怕之意,其中又暗藏着怒火。

“老村长不必客气,你们也不用惊慌,我可不是过来打劫的。”

姜亢笑了笑说道。

对于姜亢的言语,村里的人始终不曾放下提防之意,一直谨慎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我来是找你们要一些绳子,我可以用钱买。”

开始姜亢认为在天山这片地方金钱的作用并不算很大,然而当他看到那些人对于银币的反应之后,他知道他错了。

“似乎项羽的记忆当中,这天山有群山行会和拍卖会,拍卖会的档次比较高,就是项羽也只去过两次,而行会的话类似于集市,普通百姓也能在里面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姜亢皱着眉头想着,脑海之中的记忆始终不是特别的完整。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金灿灿的金币。

“金币!”

老村长那双昏黄的眼睛立马就亮了,他身后的人也是直勾勾的盯着姜亢手中的金币。

那种眼神,如何形容呢?

就像是一个贫困的村子,每家每户都只够吃饱饭,所能买的起的东西都是油盐酱醋。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突然,有一个人直接提着一个箱子走到了他们的面前,豁然打开里面竟然放着一百万!

就是那种感觉。

“我要村子里所有的绳子,这枚金币是你们的,这个交易如何?”

姜亢挂着一脸的笑意,其实他完全可以多给一些给对方,但所谓财不露白,这一点他还是懂的。

老村长立马点头,脸上的忌惮之意也少了许多,他说道:“这一代的山贼从来只抢不交易,今天将军作为,让我等为心中所想汗颜。”

“我不是山贼,不要拿我和那些贼子并论。”

“老小儿胡言乱语,将军莫要生气。’

“无妨。”

姜亢一摆手,笑道:“我们虽军民有别,却可和平相处,我希望你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你们对我们没有其他心思,我也必然不会加害你们。”

“小老儿明白!”

老村长点着头,眼睛依旧盯着那枚金币。

“拿去吧。”

姜亢笑了笑,将金币丢了出去。

老村长颤着手接了过去,连忙道:“我们这就替您去搜罗绳索,将军可否来祠堂一坐?”

姜亢愣了愣,道:“可以。”

村子不大,祠堂也很小,在祠堂门前打着一口竖井,井口呼呼往外冒着热气,在井口周围种了一排柳树,在寒风之中摇曳。

韩氏宗祠”四个大字挂在祠堂门口,两扇巨大的木门迎风而开,里面搁置着一张长大的桌子,桌面上摆放着一套泥陶的茶具。

祠堂后面冒着青烟,楼上传来打扫的声音,隔着缝隙能够看到一张张黑色的灵牌,立在上面悠悠的盯着下方。

“你们姓韩?”

姜亢有些讶异的问了一声。

“不错,难道将军和我们是本姓?”

老村长有些惊喜的问道。

“不是。”

姜亢摇了摇头,看着老村长脸上失望的表情有些好笑。

“你们村里有没有人叫作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