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长大院,符印戒指和笔记被整齐的摆在木桌上
我们的跟踪设备被一次冲击损坏了……大校在恭敬的汇报,
高大椅子上的坐者依然在吸着香烟,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没有人生还。大校继续说道。
烟雾稍微抖动了一下,又接着恢复了正常。
啪!一个标准的军礼,大校准备退下。
物归原主吧!一句苍响浑厚的声音从坐者发出。
是!上校干脆的回复了一句,一招手,一个敏健的黑衣人从外面进来,迅速有序的将桌子上的符印和戒指拿走,悄然无声的退了下去,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声息。
袅袅的烟雾直直而上,仿佛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
许久,将军湮灭了烟蒂,拿过笔记,打开了,济沧海教授苍劲又有些潦草的钢笔字映入眼帘。
3月11日我仔细的研究了爱因斯但先生的所有论文的手稿,我发现在其质能方程的手稿中有明显的逻辑断层,如果依照正常物理逻辑该部分研究最终的指向就是这种能量体。但是后面被强制转移到了质能方程e=c2。后先生凭借光电效应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即便是相对低版本的质能方程,也导致了核武器的诞生,给自然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且无尽的恐惧一直延续,直至今日世界人民依然在核武器的阴影下瑟瑟发抖。先生对此常常懊悔不已,以先生的高瞻远瞩自然不会不明白能量拱桥的军事意义,而以先生悲悯天下的胸怀来说,将这部分内容删除掉,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种能力体一旦用于战争将彻底打破世界平衡,这不是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的差距,而是1和0的差距,是核武器与冷兵器的差距,率先掌握的国家将可以对其他国际实施无声无息又惨剧人寰的攻击。现在第三代中子类核武器已经具备了只杀伤人员不损坏装备和设施的能力。然而这个位于人类目前科技顶峰的璀璨桂冠与能量体相比如萤火之光之于日月之辉,不可同年而语。
大哉,爱因斯坦先生,其技也不可及,其胸怀也更不可及。
3月21日今天真高兴,莫问天贤弟来访,给我带来了一张皮纸,是某份阵图的残本。名称部分已经残缺不全,只剩开头三个字了,隐约看出来是“五行禁”。我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大吃一惊。这个阵图讲究的是怎么用物质建立一个隔绝空间,或者叫做结界更确切些。这个与我之前一份关于时空转化理论的研究不谋而合。果然物理学的每次突破来自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光物理我觉得整个世界的前进也来自于人类的胡思乱想,而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走到了我们遥不可及的远方。
如果说我们周围每一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以光速远离我们而去,我们把光速称为绝对速度。这个阵图可能就是利用里面物资的相克产生位移,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给他一个初始动力,这种克制的能量就会按照这个顺序旋转起来,不停克制,从而不停的增速。如果初始赋予的各物质质量合适,金木土水火会因为彼此克制而失去物质属性,就是没有了质量,这个时候阵旋转理论上是可以达到光速。这意味着他会和光速一样跟着我们,这样时间会变得无限慢,直到为零,相当于时间凝固了。他逃避了时间,躲开了沧海桑田,直到阵图被破碎,一切重新开始。
类似的如果反过来,以反向建阵,则可以得到一个反方向光速远离我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时间变得无限快,相对于我们现实,则会得到类似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效果。
这两个阵图几乎完全一样,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完美的诠释了我们先人太阴则太阳的易经观点。在太阳的极致点,稍微一动变会变成极致的太阴。而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将军慢慢站起来将他们的资料收起,走向一个档案柜,打开后里面已经有一些同样的文件夹,下层最多,其次是中层,上层则寥寥几本。将军准备把他们放在最下面一层,想了想又放到了中间一层上,一张照片滑了出来,掉在地上,是一张济沧海和莫问天的合影,背面济沧海教授苍劲的行书字体再次出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