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京杭大运河一样,杨广一样是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可在当时看来,这完全是不顾百姓死活的。也难怪隋朝和秦朝那么像了,都是二世而亡。【¥@爱奇文学#免费】
大宋自然不能这么做,所以已经取消劳役制度的宋朝想要搞大工程那就非常费钱费粮了。
这也是为啥宋朝基本没啥大工程的缘故,不赚钱不说,还花费那么大,傻子才做啊!
再加上宋朝已经冗兵冗费冗官了,国库差点没见底,这地主家也没余粮,怎么干大工程?!要不是赵煦“抄了”那么大贪官、赃官的家,怕是赵煦也没钱再建造一个新城的。连建造一座城池都算大工程的宋朝,怎么可能建设道路?还是最费钱的驰道?
这不,一说到钱赵煦就蔫了。
能不蔫吗,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皇帝没钱了一样使唤不动人。你试试叫赵煦欠一下西军的军饷看看,那群丘八能不炸营!瞧瞧正史上的崇祯皇帝就知道了,就是个没钱催的。国库都被那些明朝大臣贪得能跑老鼠了,崇祯皇帝自己的龙袍都打上了补丁,一日三餐吃的比普通百姓还要差。就是这样,明朝还是亡了。历史上怎么评价崇祯的呢?“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崇祯有多倒霉催呢,国库没银子了,他手里是一点兵都使唤不动。结果,李自成就打进北京城了。明朝两百多年江山,就此完结。
赵煦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个同行,但他也是深知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能从银行贷款么?”赵煦有点低姿态了,这年头真的是有钱才是大爷啊!
张正书笑着说道:“如果朝廷用税收做担保,自然是可以的。但我有一招,可令朝廷立马获得海量资金。”
赵煦立即警惕起来,说道:“你该不会又想推出那甚么捞子国债罢?”
这国债,在修路的时候,张正书已经怂恿过赵煦一次了,结果赵煦不上当。张正书还想着,用国债的招牌打响纸币的信用的,没想到就这么泡汤了。而赵煦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谁会相信一张纸能抵这么多钱啊?再说了,朝廷向百姓借钱?赵煦才不会做出这等没脸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