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煦也知道,那些文官是太过怨恨张正书了。这都是因为张正书深得圣眷,以区区商贾出身,居然爬到了从五品的官阶!要知道,武官虽然被文官鄙视,可待遇那是杠杠的,不曾克扣半点。甚至,武官还有不少灰色收入,这是文官所没有的。而赵煦能给的官,最大也就是从五品了,再大,恐怕就不能服众了。
如果赵煦想的话,再赐张正书一个同进士出身,丢到边境历练一番,回来就能平步青云!虽然这事没有先例,可如果皇帝想要操作,是绝对可行的。看看正史上的高俅上位史就知道了,赵佶就是这么操作的。
要是旁人也就罢了,文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偏生张正书手里握着《京华报》,一份让文官们恨之入骨的报纸,能让他们身败名裂的报纸,他们能这么轻易就放过张正书吗?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张正书和文官之间的矛盾,是绝对不可能调和的!
赵煦也猜到了张正书会成为一个孤臣,但是没想到文官们的反击这么犀利,让赵煦都大为光火。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赵煦恨得牙痒痒,即便不是第一次见识到了文官的嘴脸,口里大义凛然,其实为的还不是自身利益?但赵煦想不到,他们居然置大宋的利益于不顾!
彭元量有点惶恐了,这样的赵煦太少见了,第一次还是孟氏被废的时候,赵煦如此大发雷霆。现在,难道赵煦又要使出雷霆手段了么?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赵煦阴沉着脸,刚刚发了一通火,让他的脑子有点缺氧,脸色也有点涨红了。“彭元量,你说该如何是好?”
“陛下,小的不敢妄言……”这也是彭元量的聪明之处,他向来不会对朝政发表意见,哪怕赵煦一时头脑发昏,让他出主意都好。
赵煦却有点气乐了:“朕知晓你与姓张的小子有过节,你大胆地说,朕不会怪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