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养马场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1118 字 2024-04-22

无他,因为四轮马车平稳,骏马能更大限度提高四轮马车的速度。

就好像后世的豪车一样,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车辆的价钱高低。好像什么跑车,绝对是比一般轿车要贵的。为何?因为人家跑得快啊!

一样的道理,你买得起四轮马车,却配不上一匹好马,这算什么事?

因为市场的需要,民间自发起来养马的人就多了。其实养马并不算难,主要还是缺少动力罢了。张正书原本也以为,中原是没有养马之地的。殊不知,他一开始就错了。宋以前,战马都是在中原养的,也不见得比北方草原部落的马匹落后什么。反而因为经常喂养大豆等精饲料的缘故,爆发力反而更胜一筹。

到了宋朝,为什么就不能养马了呢?

其一,是宋朝马匹没有经过优选优育,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其二,就是养马亏钱。亏钱的事谁做啊,哪怕是朝廷,也不想做了。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崇文抑武!

没错,就是因为崇文抑武,宋朝才不想养那么多好马,万一被野心之辈拿来造反,那宋朝岂不是要很头疼?出于种种顾虑,所以民间养马兴不起,官方养马又是得过且过的。这样的大宋有好马才怪了。其实,宋朝不是能不能养马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养马,会不会养马的问题。

就好像张正书自己在大名府那边圈了一个马场,也不大,只有区区百来亩薄地而已,还是丘陵地带,除了能种粟米之外,就只能长草了。可张正书愣是让周铭走私回来了苜蓿草,种牧草配合鼓动开封府百姓种植的大豆,仅仅一年时间,就得到了不少好马了——虽然还只是小马驹,可前来预订的富贾巨绅,已经不计其数。

这也要归功于周铭,如果不是他有渠道,从辽国那里愣是搞来几匹没有阉割的蒙古马,甚至还有河曲马、西域马等等。数量也不多,大概就那么十几匹的模样。

经过了优选优育,总算是出了一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