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六分仪的弊端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1138 字 2024-04-22

没有一个朝代灭亡是毫无道理的,制度不合理肯定占据了很大的因素。人都离心离德了,怎么还可能成一国?

好在,宋朝在商业方面做得还不算差,这也算保住了南边的江山,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

张正书也很庆幸,庆幸能穿越到了宋朝。要是穿越到了明初,那真的是憋屈,做官憋屈,做商人更憋屈。要是穿越到了清朝,二话不说,即便是豁出性命都要造反!没有道理,张正书怎么都忍不了后面挂着一条老鼠尾巴一样的辫子!

也许,只有曾瑾菡能明白张正书的心。

“人人都道郎君是傻了,我看郎君是真聪明才是。”曾瑾菡心中暗暗自豪,“要是一直把持着这么赚钱的作坊,肯定会被朝中官员记恨的。但在这之前,拉拢了石家,就等于找到了一个靠山。还有官家,也会在背后支持。现在,郎君又把压力分散到大宋各地,那么就再也没有人想起最赚钱的张家了……”

都说女生外向,一旦嫁人了心里想着的都是夫家了。

但曾瑾菡猜错了一件事,张正书并非因为怕朝中官员记挂自己的产业,而是他既然要开办银行,那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既然如此,他乐得让更多作坊办起来。

要是有官员肯找他要技术,张正书还巴不得呢!

用一点点不怎么高端的技术,就换来了朝中官员的支持。这样的生意,哪里有得做?

可惜的是,张正书至今只收到了祥符石家抛来的橄榄枝。

“难道,真的要作坊遍地了,朝中诸公才会找上门来?”张正书也是郁闷,虽然知道那些官员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可这也太迟钝了吧?怪不得他们只敢不断置地种田,原来是没有一点商业头脑,根本不懂经营之道啊!

就在张正书和曾瑾菡都各有思虑的时候,苏熙却在努力验证这六分仪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