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就放在那里吧。”张正书想了想说道,“不过,我还是要问问林伯父才行,看看他有什么连着的商铺出售……”
“连着的商铺?”
张根富一拍大腿,说道:“还需要找甚么林百间啊,为父在春明坊就有三间商铺,连着的,加起来足足有半亩多地了!”
张正书也是一愣,卧槽,这“大桶张家”到底有多少不动产啊?张正书真的有一种冲动,就这么混吃等死算了——要不是他知道历史走向,二十八年后金兵南下造成的靖康之耻,整个北方都无法幸免,张正书还真的就想做一个纨绔子弟,每日遛狗遛鸟,调、戏一下良家妇女,想想就激动啊!
怪不得别人都道汴京首富是“大桶张家”,单单是这些不动产就价值万金了!要知道,宋朝的店铺不仅仅是一个铺面而已,经常是连着后面的小院。前面做生意,后面住人。这样的布置,也是坊市界限打破之后形成的。
“春明坊?虽然不算繁华,但也勉勉强强吧……”
张正书叹了口气,也知道这算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春明坊就在马道街东面,隔着一条街,人流量也减少了很多。不过,银行并不需要建立在繁华地带,次繁华地段也是能接受的。
“你肯接手就好了,那三间铺子,不管做甚么买卖,都是不赚钱的……”张根富也是痛心疾首,这三间商铺按理说应该能赚钱的,可偏生就这么奇怪,要不是张家的固有产业,单单是铺租都能亏本了。这三间铺子,卖过纸马(清明节烧的那种)、卖过花、卖过笔墨纸砚、卖过蜜饯、卖过水果……反正能做的生意都做过了,就是不挣钱。
说来也怪,春明坊又不是贫民区,为什么做生意就做不来呢?
这个问题张根富想不明白,然而张正书却看出了一点点端倪——那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
说实话,春明坊紧邻马道街,什么娱乐、吃食没有?你在春明坊这里做吃食,做一些毫无关联的货物,真的对生意起不了什么作用。要想赚大钱,就要像张正书这样,鼓搞出创新的东西,能大卖的东西,那样就不管是在汴梁城中哪一个角落开店,都会吸引大批客流的。
像“兰蔻”牌香水,一经推出就轰动全城,只要是挂着“兰蔻”香水的旗子,就能吸引人过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