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哈大笑道,“要制成大块琉璃也不算什么难事,关键的是怎么使得琉璃祛除杂质变得澄清透明,这样才能做望远镜,做镜子,做子,做门窗……”
“澄清透明的琉璃?”
曾瑾菡神色古怪地看着张正书,问道:“这个会有人买吗?”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很多时候并不喜欢透明的东西,带有强烈色彩的,或者带着朦胧感的,才符合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比如说水晶,其实中国一直是水晶生产大国,可奇怪的是,透明的水晶一直比不上有色泽的水晶。比如说,宋朝这时候产水晶的地方在信州灵山、漳州等地,宋人把褐色的水晶叫做“茶精”,黑色的水晶叫做“墨精”。而纯白透明的水晶因为产量高,反而无人问津。虽不至于弃之迤逦,但也是大路货,太普通了。
“我不拿来做首饰,而是拿来做镜子,可以照得人分毫毕现,怎么会没有人买了?”
张正书早就计算好了,透明玻璃可能不值钱,可玻璃制成的镜子值钱啊!
再者,用来装修超市的话,恐怕也会引起一阵潮流。潮流一旦兴起,还怕没人下订单吗!
曾瑾菡不再质疑了,她知道张正书挣钱的本事,只要是他认定的行业,就没有不赚钱的。花露在宋朝,也就大家闺秀会用,有时候还因为天气炎热而发臭了。价格虽然不高,可民众对花露并不算太买账。但是香水横空出世之后,不得了,整个汴梁城都为之疯狂了。
还有报纸,虽然之前小报已经办得不错,可张正书创办了《京华报》,如今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辽国、西夏、高丽、交趾等国,也要通过《京华报》来判断大宋的施政方向。不得不说,这就是张正书眼光的体现。
“郎君,这就是你说的水泥了吗?”
曾瑾菡看着下方工匠,在搅拌着一团灰色的泥浆,大为新奇地问道。她之所以这么问,完全是因为脚下的地板和周围的墙壁,都是这个颜色的。虽然很怪,但胜在坚固。
“不错,那就是水泥了。其实,这水泥最适合用来铺路的。你想想看,若是官道上有这么一条水泥路,从汴京到江南,要省下多少时间?”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若是拿来建城,也是利器,起码能在短时间内就立起一座坚城来。步步为营,总归是能把西夏打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