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成就感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1098 字 2024-04-22

不过,张正书也看不出其中的差别。他看着水车、翻车和筒车,被一点点造了出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这水车、翻车和筒车,在张正书设想中,就是用来灌溉棉花的。

至于灌溉蔬菜,甚至灌溉小麦和水稻,那也只是顺带的事。

只要这个灌溉系统完成了,顺着官府修筑的灌渠,滋养千亩田地根本不是问题。甚至还有余力把李家村的其余田地都灌溉一遍,也算是帮张家积点阴德吧!当然了,也免得李家村的人眼红,毕竟张正书是知道的,这大棚蔬菜一旦种植成功,那绝对能引起汴梁城的轰动。

百文钱一斤的蔬菜,汴梁城的百姓都能接受,还被抢购一空,那八十文一斤的蔬菜,甚至五十文一斤的蔬菜,又会怎么样呢?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张正书是不会降价的,因为他可以接受亏损,但其他菜农接受不了亏损啊!这汴梁城的菜农,冬日种菜本就成本极高,如果降价至五十文,说不定他们就要亏很多了。本着利人利己的想法,张正书决定黑心一点,如果销售得好,那就坚决不降价!

烈日当空,夏末的汴梁城,还是热浪逼人。

汴梁城中,一辆马车缓缓进城了。管家张通掀开了车窗上的帘子,看了看繁华的汴梁城周遭景致,然后又放下了帘子。

“去桥市街巷口,寻些木竹匠人、杂货匠人……”

管家张通对车夫如是说道,那车夫应了一声,扬鞭喝了一声,车马便轱辘轱辘往前走去了。这时候的汴梁城,工匠确实很多。不仅有木竹匠人,还有砖瓦泥匠等营造匠,铁匠、车马船匠……应有尽有,各凭本事吃饭。

只是那城防松懈,国门洞开,但宋人也视若无睹。

这时候又没有什么城管,偌大的街巷,已经被商贩占领了一半去,马车通行都有点困难。酒楼瓦舍遍地,甚至专门观测火警的望火楼下的兵营,都改成了“脚店”,也就是饭馆。望火楼上,也是没有一个“潜火兵”驻守。这“潜火兵”是宋朝的灭火队,都开始玩忽职守了。更别说那守城的士兵,外扩的土墙上,连个防御工事都见不到,更别说什么射箭的城垛了,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懒散的兵卒把长枪倚放在墙上,全都坐在了地上,聊着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