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风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1180 字 2024-04-22

其实,这茅草棚的技术含量真不高,除了要凿榫卯以外,基本就是个体力活和细致活。对于轻车熟路的营造匠来说,这根本不是事。

最难的,反而是按照张正书的要求扎的茅草,不仅要能拆卸,而是要三层重叠才收货。

对于这些营造匠来说,还算容易上手。反而做了几个之后,才发现这才是茅草棚最佳的组合。

三层的茅草棚,错落有致地叠在一起,不仅能有效的遮挡风雨,甚至还能垂挂下来,密不透风。这些营造匠,哪里见过这种茅草棚,不禁有点大开眼界的感觉:“这也是小官人想出来的么?若是这般,小官人还真是天资聪颖啊!”

“我听闻,小官人原先也是极为聪慧的,只是不怎么学好。”

“如今小官人也浪子回头了,千金不换啊!”

……

这些营造匠说着闲话,不用半天,已经扎好了茅草,可以开始铺茅草顶了。

这时候,已经画了一半图纸的张正书,放下了手中的鹅毛笔。来财有点意外:“小官人,不继续画了吗?”

也不知道说来财傻还是说他精明,他居然看出了张正书笔下的图纸画的是什么。“这是水车,这是筒车、这是翻车……小官人打算要在李家村那里建这些吗?”来财虽然见识不太多,但他也是知道这些灌溉设施,要花费不少钱才能建得起来的。而且,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在宋代这时候,因为争水源而闹出的打斗也不少。好在李家村大部分田地都被张家兼并了,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只要张正书不那么吝啬,允许李家村的自耕农也用这些灌溉系统,肯定会很和谐的。

有便宜占,谁不喜欢?谁还有怨言?

张正书倒没想得那么多,他弄这个灌溉系统,主要是想省事而已。刚刚他提了几桶水过来淋菜,都弄得满头大汗。要是能轻松灌溉,岂不是省事得多?最关键的是,这灌溉系统做的值——刚刚灌溉一下子,张正书就得了19点经验值。要是弄出个灌溉系统来,岂不是每天不断的增长经验?这个诱惑,张正书拒绝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