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炸的,煮的,烙的,蒸的,也就那么几样,还能有什么创新?”诗青虞道。
“是啊,主食花样不多,就是有新花样也不见得能吸引得了食客。容我想想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主食啊。”吴漾的思绪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他要回想现代有哪些特有的主食。
这是宋朝,没有哪些主食呢?汉堡包?可是这算主食么?就算能吸引的来食客,可是宋朝不让吃牛肉啊。鸡腿堡?可是什么堡都得有面包啊,没有烤箱怎么做?看来自己要在大宋开麦当劳,学会做面包是个关键啊。西洋快餐这个构想先放下,得研究。那应该做什么主食呢?
面粉的可塑性很强,应该从面食上下手。蒸的,炸的,煮的。煮的?煮的有面片儿,有面条。面条?面条有擀的,拉的,还有刀削的。刀削的?
“哈哈哈,我想到了。咱们就做刀削面!”
吴漾上辈子去过山西大同,吃过正宗的大同刀削面。面条是别样的劲道啊,只因为它的做法是削的。
而吴漾知道,刀削面这玩意儿,是在元朝的时候才有的。
据说是因为蒙古人对汉人控制的特别严,做饭用的刀是很多户人家共用一把,平时寄存在管理者的手里。
谁家做饭,就得去管理者那里借。而有一天一户人家借刀去晚了,没借上,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这个没借到刀的同胞很失落,回家的路上不开心的踢着路上的石子。
突然,哎呦一声,这同胞不知踢到了什么,脚疼。
同胞仔细一看罪魁祸首,原来是一块儿铁片儿。同胞拿起来,想要把铁片儿扔的远远的,以报伤脚之仇,可拿在手里的那一刻,他脑洞大开。
既然这铁片儿能割脚,那一定能割面啊。然后这同胞就乐呵呵的回家向媳妇儿邀功去了。
且不管这故事的真假。但刀削面出现在元朝,那是没跑的了。再看诗青虞那没听说过的样子,宋朝是肯定没有刀削面这东西了。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只不过,吴漾把刀削面先做出来的话,后世就没有山西大同刀削面了,只有浙江杭州刀削面了。
根据蝴蝶效应,历史的轨迹估计是必改无疑了,那还会有未来的吴漾么?如果没有未来的吴漾,吴漾又是怎么穿过来的呢?
吴漾对比并不担心。一来,自己穿越而来,本就已改变了历史轨迹,多改改又如何?相当于破罐子破摔了。
二来,吴漾接受过现代平行宇宙理论的熏陶,谁知道现在这个宋朝,是不是自己所在宇宙历史上的那个宋朝呢?也许只是一模一样的一个世界吧。既然这样,那变了又怎样?
世界自有一套它自己的规律,我们不可能全看透,也没必要去操心,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