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若是埋伏在山林之内,埋伏在外围的话,关羽等人若是因为曹军没有行动而松懈的话,届时曹军出击,潼关自然就危险了。
而关羽自然也是考虑到这种可能才会让廖化带着重盾刀盾手,毕竟他们的行动虽然缓慢,可却依旧保有战力,且形成阵型后,面对步卒能够进行最好的防卫。
这样能够确保廖化以及军伍的抵挡能力,届时只要廖化等人行动到关门,而周仓杀出去的话,便是可以让遭受到袭击的廖化等返回关内。
双眸随着廖化以及重盾刀盾手的阵型行动而移动,同时脑海之中也在进行着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应该下达的命令。
所谓的兵贵神速,要的不单单是指挥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更是需要有着对于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要如何应对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迅速下达命令,才能让兵马的行动足够快!
不过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廖化带着军伍在进入曹军营地一段时间后,便是撤出,不过却依旧保持着阵型,行动的速度依旧缓慢。
显然廖化也明白谨慎的重要,而正是因此,关羽才会派遣廖化,而不是派遣周仓,毕竟若是周仓的话,现在返回可能不会依旧保持阵型吧
关羽在内心之中的想法廖化以及周仓自然不知,不过当廖化带领士卒安然回到关内,且确定关门重新关闭后,关羽总算是松了口气。
当然在让廖化进入之前,关羽还直接询问了廖化一番,确定回来之人是不是廖化,同时以暗号进行确定。
暗号的确定,是各军伍将领自己负责的,而且每都能变,而这样进行暗号,为得便是防止这名将领是否存在被威胁的情况,如果有自然是另一番行动去救人了!
当然在暗号对上后,自然能够保证双方的安危,能够确定彼茨安稳自然是最好的,毕竟曹营距离潼关较远,关羽又不想要浪费气对于视力进行增加。
毕竟在无法确定敌军是否真的撤离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式,关羽不过是在削弱自己的实力而已,这对于己方而言并无益处。
而且关羽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短时间增加视力,可是却也仅限于看,而听以及感觉什么的却会比之身处当场要弱。
要是想要凭借看的话,关羽自然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即可,何必让廖化带领军伍出关?为得还是在当场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