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直接后退,手中的长刀在廖化的枪杆上划过,发出尖锐之声,最后夏侯惇便是直接用长刀挡开这些将领的攻击。
廖化示意了周围的将领一眼,这些将领便是郑重点头,他们的战力虽然有少部分在二流武将的层次,不过却是中下层战力,多数都是三流武将战力。
不过这么多的习武之人,即便是夏侯惇,在心理上也承受着不的压力,毕竟不包括廖化在内,可是不下十名习武之人,要是放在其余诸侯的军伍之中,这些人至少是校尉!
当然虽是校尉,可是却也可以是将军,只不过是在职位上的不同罢了,而且要知道校尉统领的兵马便是一两千人,最少也是统领八百以上的精锐士卒。
而能够统领精锐士卒的将领,绝对是习武之人,甚至是武艺极强,而从这一点出发的话,不下十名习武之人,至少便是不下八千人,这个潼关有多少人啊?!
想到这一点,夏侯惇内心之中不由得便是极为震撼,不过夏侯惇清楚自己身处战场,故而这样的震撼迅速消失,并没有给他带来过多的影响。
只不过对付包括廖化在内的习武之人,夏侯惇直接便是用处全力了,而且不是主要攻击廖化,而是攻击其余的将领,毕竟他们的实力较弱。
对于夏侯惇的进攻,承受主要压力的将领并没有躲避,而是直接跟夏侯惇交战,当然这里的没有躲避是指代后退,若是能够用兵器抵挡的同时躲避攻击,没有什么不好。
周围的将领则是慢慢逼近夏侯惇,而夏侯惇一注意到这一点,便是立刻舍弃这名被其攻击的将领,将这些逼近的将领逼退。
毕竟要是被过分靠近的话,即便双方的人员手中兵器都是长兵器,而起他夏侯惇手中的长刀也随时能够作为短兵器短时间使用。
可是距离拉近了,那么便是明反应的时间反而因此而减少,若是如此,则是更容易使得自己受伤,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故而夏侯惇必须将这些人逼退,如果只不过是几个人靠近的话,夏侯惇还不担心,可是对方人太多了,所以必须这样做。
只不过在逼托人,或者在夏侯惇主动进攻一饶时候,夏侯惇却是慢慢地,一点点地脱离原本的位置,虽然依旧距离曹军士卒很近,只不过比之之前要远一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廖化等人身上都出现些许划伤,甚至有一名准副将,为了阻挡夏侯惇的攻击,完全用兵器承受夏侯惇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