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些?”院长问。
“当然不止,战后于洋就叛变了,他手里有四十万大军,还控制了燕楚两国的一大片地方。”中年顿了顿,“而且他还宣称得了神启,成了一个什么教?现在情况还不是很清楚!”
“另外几股叛军呢?”司徒闭眼问道。
“另外的可就没有这么浩大的声势了,最先叛变的是在楚赵两国一带的一支队伍,现在有差不多两万人了。领头的叫叶烈,他们的队伍作战极为勇猛并且战法灵活,这人绝对是受过军中正式训练的!”
院长和司徒长老示意他接着说。
“而叶烈起兵的时机很巧,刚刚在各国准备联合出兵绞杀于洋的那一个关键时刻,而后各国国内相续有人起兵,少的几百人,多的现在已经数千人了!”
司徒忽然举手阻止了中年长老,他皱着眉头,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
室内暂时一片沉默。
“他们有关系,但你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良久,司徒长老才缓缓说道,“你说各国准备联合出兵绞杀于洋,对不?”
“是。”
“那么这个各国是不是那有叛军的二十几个国家?”
“是。”
“于洋叛国,但是他叛的是燕国,从军事的角度看,各国巴不得燕国如此,燕国乱了,各国就有利可图,他们为什么会联合起来去镇压呢?而且二十几个国家,如果我记的不错的话,和燕国能直接交界的不超过十个!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不交界的国家出兵,必然要经过别国领土。那些借道于别国的国为什么会让别国大军经过,那可不是使节过境。”
“对啊,如果现在有一支几万人的军队甚至几支军队要从我学院借道我肯定不同意!”院长敲着桌子说。
“可是现在是同意了!”司徒长老淡淡的说。
“除非,”白须长老说,“除非是极为重要的事!”
“能让十几个国家都同意邻国的军队借道,而且这些邻国可是都有仇怨的,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司徒长老缓缓沉声说道。
“这些国家不惜冒灭国危险借道于仇敌,就是认为于洋必须绞杀!”院长也倒吸了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