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沛公起沛

汉之西 梅溪小童 1458 字 2024-04-22

陈胜立武臣为赵王、武臣立韩广为燕王和刘邦以后在一个足以影响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立那位天才将军为王情形几乎如出一撤,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历史的魅力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在相似事件背后探究各自不同的成因。

此后,在赵、燕之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赵王武臣在一次外出时,被燕军俘获。燕国将他囚禁起来,想借此要求赵国割让土地给燕国。赵国的使者赴燕请求放人,都被燕国杀了。

这时,赵军有一个地位很低的小卒跑到燕军的营地,进见囚禁武臣的燕将说:“您知道陈耳、陈馀想要什么吗?”

燕将答道:“只是想要得到他们的国王罢了。”赵军小卒笑着说:“您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所要的是什么啊。张耳、陈馀,持马鞭,唾手攻克故赵国的数十城,张、陈二人也是各自想要南面称王,哪里会甘心一辈子做将相啊!不过是因为大势未定,不敢自立为王,暂且按年龄的长幼,先立武臣为王,以此安定赵国的民心。现在赵地已经平定了,这两人其实早已想分赵国土地而称王了,只是时机尚未成熟罢了。而今您正好囚禁了赵王,此二人名为求释赵王,实则想让燕国将赵王杀掉,以使他们俩分赵国而自立。现在一个赵国尚且不把燕国放在眼里,到他们两都自立为王后,两个贤能的国君相互帮助,一起借口为赵王报仇而来攻打燕国,那时很容易就会灭掉燕国!”

燕军将领一听大悟,于是便归还赵王,由那位小卒驾车送他返回了赵国。

这个小卒不知道叫什么,史书中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在这件事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过,但他对张耳、陈馀两人的看法却洞若观火,分析得恰到好处。总有一些这样聪明的小人物淹没在茫茫史海。

陈胜派往魏地的周市被自立为齐王的田儋打败后,退回到故魏国土地,平定了魏地。然后他的复国思想发挥作用了,他打算立原魏王后裔魏咎为魏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去,陈胜其实是不愿意立魏王的,周市就派人先后五次往返于陈与魏之间,请立魏王,最后迫不得已陈胜才答应立魏咎为魏王,并遣送他回魏国,周市做了魏国的丞相。

别人都称王了,刘邦却还刚刚成为“沛公”,他的军队只是很多起义军中很小的一支。

他当然不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一年之后,他采取了行动,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