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急忙看去,竟然是一只两杖高,四杖余长的巨大老虎!!
“天啊!妖怪啊!逃啊!逃啊!!!!”一众人等,纷纷四处逃窜,随后大军涌来,将这巨大老虎围在了中央!
老虎的背上,忽然传来一声道号:“无量天尊!贫道法号巨虎尊者,听闻此地有妖人处斩,前来恭贺君主,何来围困老夫之理??”
众人纷纷看去,巨虎的背上,竟然坐着一个浑身金光四射的壮汉!
那壮汉身披道袍,满脸胡茬,不像是一个得道高人,道是像个山中的樵夫。
李虎!苏远古猛然发现这不是樵夫李虎大哥吗!
未央宫前一片寂静,莞尔,传来台上一人言,这人的声音,不怒自威,不显面貌却让人心中浮现一个威严盖世的形象。
“若有仙人降临,请上台前。”
随后,众军放开一条大道,李虎坐着巨虎缓缓的走上前去,缓缓的从腰间,摸出了一枚金光四射的灵果!
这不是差点害死了巨虎的那枚灵果吗??
“主君!吾有一宝,食之可半步登仙,白日飞升!君为天下
之主,功高盖世,当为获取!”李虎大声的说道,举起灵果,显化灵气四射于此,众人纷纷惊恐,暗道此人已然成仙。
“呈递上来!”主君又道。
李虎却说:“不!此物只能由我递交,否则,没有老夫的法力控制,灵气泄漏,此物就不灵了!”
一片沉寂之后,主君终于同意了李虎的话。
“你可一人独自上来殿堂,巨虎留在未央宫下。”
说完这话,李虎下了巨虎的背,拍了拍它狰狞的面孔,附耳说了几句,便朝着那未央宫而去。
一步步走上雕龙砌凤的白玉长廊,走到殿前,四面武将纷纷面露狰狞,门外刀斧手聚集,时刻提防着李虎的举动。
落在堂前,李虎将金色灵果献出,珠帘卷玉,看不清其中的蹊跷。
李虎急忙说道:“主君,此物必须即刻食用,不然,药力就没有了!”
果然,他听到了一声吞咽的声音,可过不了多久,一身惊呼传来,随后金光四射,一道血色喷涌过后,一个勃然大怒的声音传来!
“恶徒!竟然献出毒果于朕!给我拿下!!”
李虎眼中露出了一丝绝望,他早就应该想到,君王之旁,必然会有试药之人!
一片虎啸,刀光剑影,未央宫前,纷乱纷沓而来。
不若江山去湖海,了却功名将归来。
明明白白的一串对联,铭刻在将军府的门前,花团锦簇的门楼之前,立着两座高大的石狮子,正入堂前,却是孔丘孔圣人的塑像,整个庭院庄严气派,奴仆一百三十余人,来回游走,不落半点尘埃在庭院花果之上,不洒丝毫污秽于池塘锦鲤之上。
正逢春开,花落四地,整个将军府,却是一片锦绣妆容,可独独与这模样不相配的,是将军府下面的地牢。
黑铁浇筑的地牢之中一片漆黑,压抑的空气满是沉闷,或许是不透风,又或者是太过漆黑压抑,又或者两者都有,总而言之,苏远古在此地待得极度的不舒服。
身前缓缓的走来一个人,借着他手上微弱的烛火,苏远古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身作儒衣的人,头顶白玉冠,脚踏覆云靴,儒袍加身,却是一般百姓不能衣着的鲜艳红色!
这人,是个大官!
一旁一片甲胄碰撞的金铁之声响起,一个身高八尺,满面胡须的大汉对那儒士说道:“孔太师,这人已经带到了你的跟前,你有什么话,便对他说吧。”
孔太师拜拜手道:“嗯,既然如此,你且下去吧。”
那大汉虽然因为烛火昏暗看不见面部的表情,但看他迟疑的模样,想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太师有些愠色,不满的说道:“怎么,你还要留在这里做什么?”
“孔太师且勿急躁,此人武功高强,我们接连派了两千精兵,围剿此人,经历了一年多的探查,一月的埋伏,才将此人活捉了回来,若是他挣脱了锁链,加害于您,那”还不待他说完,一声冷哼,便传入了他的耳中,叫他不敢再有丝毫的言语。
他说得也没有错,可偏偏,这孔太师,似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话,要对苏远古说。
大汉缓缓的退走,留下苏远古与孔太师借着微弱的烛火对视。
半响,孔太师张开那满是花白胡须的嘴唇说道:“墨终,你的名字,或许便是代表着你们墨家的终结吧。”
苏远古遥遥头,道:“墨家,最后一个巨子仅仅只是腹?而已。我一个人的墨家,不叫墨家。”
孔太师似乎有些意外,诧异的说道:“哦?你倒是颇为看的通透啊!不过,若是你们墨家的典籍依旧还在,那些前人的智慧依旧还长存于世间,说不得,今后又会出现第二个墨家!要知道,活着的人,能杀,但是,藏起来的书籍,一但重现天日,那就是场巨大的祸害,这里,是人最危险的地方。”
说完,孔太师敲了敲他的脑袋。
诚然,他说得也没有错,可苏远古嗤笑着说道:“那又如何,你不能阻止一个人产生任何的想法,这世界上人想什么,都是他的自由,他相信什么,也是他的自由。”
“你说的没错,可众生皆愚,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才是,你,难道就不知道吗,如今已经不是诸子百家的时代,已经不是春秋战国了,如今,是西汉!我们虽然诛灭了所有的墨家弟子,你不若以德报怨,交出墨家典籍,我愿意引导你入我儒门之中。”孔太师缓缓的说道,苏远古却是丝毫都不认可他说的话。
“我说了,你不能阻止一个人思考的自由,王朝代代更替,可真正为民而想的人,又有多少?百姓看起来安居乐业,但其实,你们抑商重农,让百姓变成一群只会耕种的傻子!你们难道不是这般去做的吗?说什么以德报怨?难道你连孔圣人说的原话是什么都忘记了吗!他说的可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你对我而言,只有怨,没有德!”苏远古所言非虚。
当初有人问孔圣人:“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却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公正的惩戒来回报伤害,用恩惠来回报恩惠才是。”
而到如今,到了他们的口中,却是成了以德报怨。
若一切都以德报怨,对于受到伤害的一边,永远都是不公!而如今天下受到伤害的那一边又是谁?
当然是百姓,边疆打仗,要加重赋税,国兴而百姓苦,国衰而百姓亦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