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年

异界大村长 太平王 3459 字 2024-04-22

“沈家主过年好!”

“听说还是掌兵的武将呢!”

“对对对,我也听人说了,是个勇武的大将……”

“十二位财神,为啥是十二个人?”有人问旁边的人道。

“这都不知道?一年可不就十二个月嘛,啧啧,这沈府真是有心了。”提问话人被鄙视了。

……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狗子的声音再次在高台上响起:“各位父老乡亲,等大家要完了财运之后先别着急着回家抱孩子。累了,咱这边有地方休息,饿了的话,咱沈府家主还给大家预备了很多茶水、小吃,小吃虽然不能管饱,但也是我们家主的一点儿心意。”

“嗡”人群中再次传来一阵阵纷乱的议论声。

“看这沈府还真是仔细啊,什么都给预备好了?”

“这样乐善好施的人你说能不发家吗?要不人家是将军,咱是个臭要饭的呢?有时候并不一定都是命啊!”

……

“停,停,大伙儿听我说完嘛,总要是这么断断续续的话,咱们就不知道耽误到啥时候了!”狗子见台下又没人听了,便急忙说道。

“对,对,都别说话,先听听台上的这只猴子说啥!”

“哪你还说话?”

“我是说不让说话?”

“那你还说话?”

……

眼看着两人就要打起来的时候,狗子不管不顾地喊道:“就在这里,就我现在站着的地方,沈府家主还为大家准备了非常精彩的节目。我保证,大家从来都没看过。我保证,绝对适合男女老少所有人群。节目会从下午开始,连续表演三天,都是下午表演啊,所以大伙下午如果没事儿,就从家搬个小凳子过来看表演。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哎!财神,财神真的来了,大家赶紧转身,追上去啊,你看他们都背着财运呢!快,快!追财神,要财运!”

正在台上当主持人的狗子,发现十二个身穿财神服装的人出现在人群后面的时候,便慌忙地喊道。就在众人还没明白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便拎着扩音器从高台上跳了下来往财神那边冲了过去,一边冲还一边喊道:“追财神,要财运!”

有了他的带头,围观群众全都呼啦一下子向十二个财神涌去。

雷勇见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冲自己跑来,吓得腿一哆嗦,差点儿摔倒在地上,他急忙伸手从布兜里抓出一把铜钱,刷的撒向众人,才稍稍缓解了一下自己的压力,然后拔腿就跑。

整整一个上午,沈府家主请来的十二位财神在飞雪镇上到处乱窜,到处洒钱,让原本就比较热闹的飞雪镇到处都是惊声尖叫、鸡飞狗跳……

{}无弹窗翌日,天还没亮,院子里便人声鼎沸,虽然每个人都在手拎肩扛的忙碌着各种事情,不过从老老少少都合不拢嘴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就连爱睡懒觉的小虎、小齐和小天这些孩子们,也都一个个起的很早,一脸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给大人们打下手。

这是溪水村的村民第一次在陌生的地方过年,所以祭祖的宗祠是没有的。不过溪水村原本就不大,而且也并非像那些同姓大家族一样有很长的历史和族谱。

因此经过大家的商量讨论之后,决定先以沈姓祖先为主进行祭祀。然后再各自单独祭祀自己的先祖。

为此,根叔和福伯一起选择了一个房间,并制作了一些先祖的灵位,摆上供品供器,由沈风捧香带众人奠酒行礼。

然后便是发放压岁钱,由于沈风暂时不缺银子,所以压岁钱也做的比较精致,他用银子铸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花朵、有动物和各种小巧好玩儿的如意造型。

沈风的这个做法让原本因为敬畏而不敢过于接近的韩春娘立刻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因为沈风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春娘负责,所以当大家打开用红纸包裹的压岁袋之后,发现竟然是如此可爱和吉祥如意的玩意儿,全都又惊又喜,纷纷向别人询问、讨论或交换自己喜欢的造型。像阿兰、小虎、凤娇这些与春娘比较熟悉人,甚至还追着春娘再次讨要,春娘推脱不过,只好给了,于是又造成一波更大面积的混乱。

院子里所有的地方也都经过众人的努力,该刷新的刷新,该清扫的清扫,直到全都干干净净的时候,沈风又让人挂起来一串串的大红灯笼,大有一种“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境。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跃过高山湖泊,洒落在屋顶乌青的瓦片上叫醒飞雪镇上的人们时。沈风一身新装,在根叔和福伯的陪同下站在院子的门口看着已经在旁边等候的阿柱和阿旺,待两人坚定地点头之后,便开口喊道:“开始!”

沈风的话音未落,便见两人带着做好的黑色金丝楠木匾额犹如猿猴般快速地爬上木梯。待他们取下原来的安宅匾额,递给站在下面负责帮忙的人后。根叔的喊声也随之响了起来“鸣炮!”

负责点炮的火东和小七拿着线香冲早已摆放好的鞭炮跑去,待他们点燃引线快速逃离之后。

一身新装的福伯扯着嗓子站在门口大声喊道,“奏乐!”

早已等候多时的乐师们也纷纷举起手里的乐器,一起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阿柱、阿旺在等乐曲奏响之后,便举起手里的黑色金丝楠木匾额轻轻挂在大门顶端的正中位置,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两个大字“沈府”。

挂好的“沈府”匾额在初升的朝阳和正红朱漆大门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似乎预示着沈家从此的兴旺与发达。

热闹的说话声、激烈的爆竹声和欢快明朗的乐曲声,响彻了整个文采街,然后又穿过宽阔的街道和狭窄的胡同传遍了整个飞雪镇。

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的民众越来越多,整个文采街被堵的几乎水泄不通,甚至连富文街上也一度出现了拥堵。知道缘由的人一脸卖弄地向不知道的人透露着自己知道的消息。

“听说还是个掌兵的千总,家大业大,现在自立门户,啧啧,那匾额叫个漂亮!”

“真热闹啊,怎么这么多人呢?”

“咦?这里怎么给围起来了?还搭了台子?”

“过年好啊,老赵头,你也过来凑热闹了?”

“过年好,过年好!”

“听说是要在这里唱戏!”

“这个高台是那边新立户的沈府搭的?这是要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