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赵羽已经不是早上刚进城时的穷小子了。怀里揣着八十两左右的银子。走路腰板都不自觉的挺直了一些。心里想着:这个办法只能用一次。若是在用。被聪明人发现了。保不齐的被当成骗子。抓到官府。心里想着事情。眼睛自然没有看到对面走过来的人。咚。赵羽走路撞东西的毛病又犯了。抬起头看去。一个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被他撞的也是龇牙咧嘴。张口说道:你这人好没有礼貌。走路也不看着点。话刚说出口。便发现这人他认识。赵羽。怎么是你啊。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苏明允的二公子。苏轼。那个历史上文采风流到冠绝整个亚洲的男人。当然。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赵羽无奈的说道:我是来县城里拜访明允先生的。顺便在买点东西回村里。嘴上说着。心里却在腹诽:我总不能跟你说。我是来买东西的。顺路去你家看看吧。话分两头在赵羽刚刚离开的笔墨店里。一位老者眼睛笑眯眯的听着店小二回报刚才。在他店门口发生的一幕。这个老人便是这座笔墨店的东家。或者说这个老人的家族经营着大宋大多数的笔墨店。这次从京城来到眉山就是来散散心的,没想到还发生了这么有意思的事。老人还未张口。旁边后堂便跑出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对着老人说道:二爷爷刚刚那个小子就是一个骗子。他明明没钱。却在短短的时间内骗到了上百两银子。他不是好人。老人笑呵呵看着小女孩。眼中充满了宠溺之情。笑着说道:你这丫头现在都是大姑娘了。还如此胡闹,要是让外人知道。将来如何嫁的出去。小丫头答道:我将来要嫁的夫君。定是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之人。
要是没有。我就不嫁。老人笑的更大声了。哈哈哈哈。好。我家丫头将来的夫君定会是如此。待二爷爷回京之后帮你挑挑。小丫头听了这话。羞的脸都红了。朝着老人行了一礼。又回到了后堂。目送着丫头回到了后堂。老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变成了好奇。吩咐道:去给我查查那个小家伙。越详细越好。没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还有如此聪明的小家伙。话音刚落。墙角的阴暗处响起了一声:是。之后在无声音。彷佛老人的命令是说给了空气听一般。店小二退下去的时候。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这位二爷。现在虽说无官无职。可是别说是在这小小的眉山县。就算是在京城。朝廷一品,二品的大员也要给面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