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与陌生人产生情感交流对nesis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凯特琳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她轻轻咂了下嘴,显示出一丝疑虑:“他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他的自主意识肯定也会反复警告自己,莫生情愫。”
“情感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并不会因为主观的控制而消失。”蔚很自信地回应着:“不过因为你提到的情况,nesis会对自己的情感对象有所选择。”
“哦?那他会选择什么样的人?”
“应该是女人,这种可能性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为什么?”
“首先来说,这是人类的天性,剩余的百分之五,是考虑到nesis也可能是个同性恋。”
凯特琳等人会心地笑了,会场上难得出现了轻松的气氛。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蔚一开口,大家又立刻安静下来:“女人对nesis来说更加安全,如果要进一步细化这个女人的特征,她应该是非常柔弱的,柔弱到不可能对nesis构成任何威胁,同时她多半在某些方面与nesis有着类似的经历,这样nesis才会有接近她的欲望,他们能够产生共鸣,进而发生情感上的交流。”
凯特琳环抱着胳膊,低下头品味着蔚的分析,等将对方的思路完全消化吸收之后,她才又抬起头来,轻轻赞了句:“很好。”
蔚露出浅笑,愉快地接纳了对方的赞许。
这时凯特琳又把目光转向了古顿:“好了,现在继续说说你的发现吧。”
古顿“嘿”了一声,转在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他用笔尖挠了挠头,重新整理被蔚打断的思路,一些头皮屑在这个过程中飘落,沾在了他肩头的警服上。
坐在他身旁的蔚像是怕被沾染到,她侧过身体,同时扁着嘴瞪了古顿一眼。
古顿连忙停止了挠头的动作,他手忙脚乱地想要掸去肩上的头屑。
“行了。”蔚伸手打了下对方的胳膊,压低声音说道:“赶紧说正事吧,大家都等着呢。”
“这张照片拍摄于皮城十六年,拍摄地点在本市的孤儿院。”古顿开始讲解:“照片上的孩子都是当时在孤儿院生活的孤儿,之所以请大家看这张照片,是因为这张照片上的某个孩子在一年之后失踪了。”
众人隐隐猜到古顿想要讲述的重点,一双双耳朵全都竖了起来,他们的这个动作显得非常及时,因为古顿紧接着便爆出了更加令人兴奋的资料。
“根据历史记载以及不久前的实地走访调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认,这名失踪的孤儿名叫德莱文,他的生父正是在一三零恶性劫持人质案被警方击毙的犯罪嫌疑人德莱淼。”
谁都能听出这条信息背后隐藏的蕴义,众人全都露出欣喜的神色,古顿则是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目光在凯特琳和蔚之间打着转儿。
凯特琳也和大家一样激动,但她强制自己冷静下来问道:“这信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
“德莱文…”凯特琳将这个名字一字一字地吐了出来,然后她沉着声音问道:“这些孩子里面,哪一个是他?”
古顿移动手中的激光笔,红色的光束点停在了照片上的某处,众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地跟随了过去。
那是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在拍照的孤儿群体里,他属于年龄较小的一个,因此他站在了最前排左侧靠边的位置,男孩相貌周正,从身形面容上来讲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辨别特征,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独特的气质,在一群或嘻笑、或懒散的孩子中间,他的身姿挺拔,脸上的神情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感,他似乎一直在想些什么,而他所想的内容显然无法被周围的同伴们所理解。
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孩,那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聪明的、懂事的,他应该是个能理解父母辛劳的儿子,能呵护妹妹安全的哥哥,能聆听老师教诲的学生…看到他的人都会对他的成长际遇美好的期望。
可是现在大家看着照片却又另有一番感觉,这些威名赫赫的警界精英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孩子给他们带来的压迫感,因为他们已知道那孩子便是nesis团队中的一员,一个冷血残酷,如钟表般精密同时又如钢铁般强硬的杀手。
会场显得有些静默,这种气氛更加重了众人心头的阴影,片刻之后,忽听蔚的声音说道:“当你望向无底深渊的同时,无底深渊也在回望着阁下。”
蔚原本悦耳的嗓音此刻听来竟有种森然的感觉,古顿正在摆弄手里的激光笔,他很不舒服地抬起头,皱着眉问道:“什么?”
“哲学家的语录,来自于十八世纪的西方人尼采。”蔚瞥了古顿一眼,似乎对后者在人文知识上的匮乏颇为不满。
“嘿,哲学?”古顿现出揶揄的表情,同时却忍不住向那照片多看了两眼,照片上的德莱文似乎真的在回看着自己,那锐利的目光竟能穿过十多年的时空之海一般。
那个家伙,他恐怕早已把我们研究透了,想到这里,古顿又咧咧嘴,苦笑道:“哲学家的话,有时候还是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