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等百余人奉命守住山头和郡兵厮杀,陈三娃是解决掉了山腰的郡兵后才寻上山来。
…
山下西北方位二里外,刘大耳大营。
营外兵卒督守,并无外人叨扰,刘大耳和张大目居坐帐中,正小声议论着。
刘大耳显得心事重重,轻声说道:“如今已经探明皇甫嵩大军在范县一带,看样子过不了多久便会攻打卜巳渠帅。大目,你说我们该不该去援助?”
刘大耳的军师张大目颔首笑道。
“头领,渠帅这里,自然是得去的,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
“可是…”
刘大耳还是有些犹豫,说道:“渠帅虽号五万之众,但其实只有两万余人,官军有一万余人,你我投之仍不足以挽救颓势。”
“头领此言差矣。”张大目抚须微笑,继续说道:“若头领奉上一份薄礼,料想渠帅也不好让头领打先锋。只要能保留部曲,自然还有再战之力。”
“大目休要戏弄与我,帐中并无富余钱粮,如何准备薄礼?”
“嘿,这偏营的陈志平不就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份薄礼吗?”
“他?”刘大耳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露出狡黠的笑容。
“此事若成,大目当居首功!”
“谢头领。”
张大目跪拜下来,眼中尽是贪婪的神色。
…
东郡,范县县衙。
探马穿过府邸,高喊着:“阳谷急报。”
待探马将信件呈上,自有人取信递予主座。
主座之人面带冷凜,颇有威仪,正是东汉名将,官拜左中郎将的皇甫嵩。
皇甫嵩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看完,将信件折好放在书案上,看向座下分成两列的将领。
“阳谷以北二十里有两股黄巾,共计四五千人,欲投效阳谷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