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被卖了

“也没几个钱,当初要不是顾婶儿帮忙,我们还过不去刚没了爹的难关,现在两个熏鸡也不抵顾婶儿对我们的帮助”,林芙兰神情淡淡,说完转身就要走。

“瞧我大侄女这话说的”,林四海家的不依不饶,“有钱了就不把钱看在眼里了,记着旁人的恩,可别忘了你还有奶奶需要孝顺呢。”

满以为旁人会附和,却只得来意味不明的几道笑声。

“过节时我们可没少给奶奶送吃的”,林芙兰转头道,“四婶儿不兴这么败坏我们的名声。”

还几个妇人都不约而同道:“芙兰,你们兄妹什么人村里都知道。”

顾氏也上前解围:“芙兰,去翩翩那屋里坐会儿吧,女孩子们都在她那玩呢。”

自从教过村中女孩子针法后,她们都和顾明月亲近起来,因此这天顾家乔迁,不少人都跟着父母过来了。

也有给顾明月带自家腌制的吃食的,也有送她别致钗花的。

顾明月许久不和同龄女孩子玩耍,一开始还不知道说什么,端上糖果瓜子就坐在旁边听她们闲聊,渐渐地她也能插上一两句。

林芙兰过来后,女孩子们又热闹了一阵,不少人问她怎么才来怎么不把秀兰带来平原哥什么时候回来等等。

林芙兰不急不躁地一一答了,大家的话题才回到刚才。

顾明月朝林芙兰笑笑:“听熠儿说,广陆开始跟着先生读书了?”

林芙兰点点头,拿了颗顾明月递来的金黄肉厚的酸梅,她说道:“我哥走的时候就说让广陆早点去学堂读书,他非要帮着家里收完秋把山里的两亩地收拾妥当,这才一拖再拖到现在。”

“对了,平原哥走了快两个月了吧?”顾明月问道。

林芙兰道:“是啊,不过我哥走时说了,这次可能会回来的晚一些。”

她们二人正说着话,就听到那边有人用神秘十足的语气道:“你们知道吗?秀冉她娘把她卖了。”

话落周围的人都看向说话的姑娘,正是顾权家的二闺女顾秀珍。

顾明月虽然叫她爹二叔,但因为顾攀成家晚,顾明月倒比她还小一岁。

注意到顾明月的视线,顾秀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管怎么说明月和秀冉都是亲缘关系更近的堂姊妹,她怎么一时口快就把这事儿给说了出来,就算明月不介意,她也不该在人家家还说人家堂姐的闲话。

顾明月却并不在意这个,她见气氛尴尬,便问道:“珍珍姐,你听谁说的啊?”

她这个主人不介意,这些女孩子也都活跃起来,纷纷催促道:“快说说,怎么回事儿?秀冉现在能挣钱,她娘怎么还会把她卖了?”

顾明月心想恐怕是二权婶儿听说了三婶儿给顾秀冉找了个县里的大户婆家,或许对方有些不堪,她才用“卖”这个字吧。

“你们听了不要往外说”,顾秀珍迟疑片刻,小声道:“我娘是从那个过来给秀冉提亲的媒婆口中听了一耳朵,昨天半下午的时候那个媒婆又去了森叔家,出来的时候朝她家呸了一声,说什么‘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娘自家姑娘不同意婚事竟然弄了个卖身契卖了,不过一个丫头能卖四五千两银子呢,是人都得动动心思’。就这样了,我们都知道前两天有个媒婆来给秀冉说媒,前儿路一好森婶儿就抱着灿儿去了帝京,肯定是秀冉不同意她说的这个人家,然后就…”

这些姑娘虽然最大的也才十五六,但她们都不傻,前后一琢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也太狠了”,林玉梅打了个寒颤,“幸亏我娘不是那样的。”

“她都能把小秀兰饿死,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郑春荷接道,“虽然她说她不是故意的。”

林芙兰听到那个和自家妹妹一样的名字,心里也有些不好受,纵然以前跟顾秀冉没什么交情,此时也不由可怜她起来。

一入贱籍,再要脱籍就不容易了,从此好好的一个人就成了能够被买卖的物品。

顾明月已经没多少刺绣的心思了,和父亲一起埋红薯栗子不亦乐乎。

顾氏好笑摇头,丫头今天明显高兴地很。

“顾叔弄这么多吃的,跟过节一样”,欧阳薇也放下绣绷过来帮忙。

顾明月把小火钳递给她,出门掀帘子就见欧阳端的房子透出一层黄黄的光,把地面上的雪照出一层荧光,然而对比着这边屋里的热闹却显得有些孤寂。

屋里欧阳端正在看书,顾明月敲了敲窗户:“阿端,过来这边屋里玩会儿,我爹弄了许多栗子红薯。你快点儿,我再去厨房那两瓶罐头。”

欧阳端经常默不吭声地跟着她护着她,顾明月没说过什么,心里对他倒比一开始多出几分亲近。

欧阳端抬手按了按翘起的嘴唇,放下书吹熄灯走出门来,看见顾明月一个臂腕里抱着两瓶罐头,另一只手去关厨房门,他忙走过去把罐头接过来。

屋里烤栗子的香味伴着笑语声缓缓散开,见他们二人进来,顾氏笑道:“我刚才就觉得少了个人,阿端又在屋子里看书呢?”

这孩子话不多,练功勤快,家里有活儿不用人提他就先看见了,每天晚上还会看一个时辰的书,顾氏对他观感很好。

而这样的少年人,即使一时穷困,也能博出一个不错的未来。

郑二水家的一开始还觉得欧阳一家投奔亲戚而来,这阿端配不上她家闺女,现在不也松口了么?前两天还过来找她说话,想着趁年前把春暖和阿端的事儿定下来。

顾氏倒挺看好他们的,当天就趁空跟欧阳薇说了说,欧阳薇说要问问欧阳端,之后也就没再提起这个事。

顾氏就知道,欧阳端恐怕现在没有成家的意思,虽然可惜,她也不好在中间多什么话,只等哪天凑巧碰到郑二水家的时候,说一声就行了。

顾明月和欧阳薇坐在一起吃了好几个栗子,又吃了半块烤红薯,这才洗洗手去刺绣。

父母在旁偶尔聊到家中收成,时而夹杂着弟弟一两句背书的声音,房间里暖气融融,让人从心底觉得舒适。

“哎,翩翩,我记得这图中男子是一手背后拿着伞的啊!”她刚开始绣,吃着红薯过来瞧的欧阳薇惊得伸手直指着绣图,“这这现在怎么是打开的?难道是我记错了吗?”

顾熠经常来姐姐这里看书,早就知晓其中秘密,这时便笑道:“小薇姐,你没记错啊,这个伞一下雨就会撑开啦,现在下雪就和下雨一样的。”

“真的吗?”欧阳薇震惊不已,看了片刻,犹自不敢相信,“不行,等雪停了我要再过来看看。”

顾明月笑笑,却也不解释,只是道:“是不是很神奇?其实就算不下雨,只要空气中湿度足够这图上的伞也会撑开的。”

欧阳薇摇摇头表示不理解顾明月说的话,不过这却不妨碍她对这幅绣图的欣赏:“这如果拿到市面上,恐怕会引起人哄抢的。”

“所以画上的秘密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了”,顾明月眨眨眼。

欧阳薇不是傻子,听得出顾明月的意思,不过不用说,她也不会把这种神奇的刺绣拿出去乱说的。

大雪在飘了一夜之后终于停下,天空放晴,不过半天就把屋里路面的雪晒化了大半。

申时过后,即使太阳还斜斜的挂在天边,刺骨的寒冷也好像一下子从地下冒了出来。

“翩翩,起来走走,也松快松快眼睛”,顾氏端着一盆未着的炭进来,一边点燃一边道:“这天气着实冷,娘再给你加一盆炭,晚上睡觉的时候再端走,免得热着踢被子。”

顾明月未停针线,嗯着答应了。

顾氏笑笑,等炭火燃好这才出去。女儿很注意保护眼睛,她也不用一再提醒催促。

两天后晴光灿烂,除了背阴处已经不见雪迹,经过两天的阳光普照,气温也回升许多。

一大早,就有好几个邻人来了顾家,都是顾姓本家的,顾明月不是喊大爷就是喊叔伯,他们此来正是帮顾家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