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公鸡才刚刚打鸣,杨璞的母亲就早早的起床了。她简单的洗漱后,就开始和面,生火烧水。杨璞这是头次出远门,她怕他在路上饿着,要蒸些馍馍让杨璞好在路上吃。
而此时,却有一个身影悄悄的摸到杨璞房间的窗外。这身影小心翼翼的推开窗户,深怕发出一丝声响。窗户一开,那身影立即钻进屋里。
这身影正是杨璞,他知道今日要赶路,怕是没时间练功,便在半夜里就溜进山里,待到此刻,才把功课做完回来。
进屋后,杨璞听到屋外母亲在忙碌的声音,不禁叹息一声。
他推开屋门,对母亲道“娘亲辛苦了,您身体不好,莫要太操劳了。让孩儿来吧。”说完,他走到母亲身边,接过那揉了一半的面团,用力的揉起来。
杨璞的母亲嘴角含笑,搓搓手,又到屋檐下取了块肉干,切了起来。
“我虽命苦,却还是有好福分呀,有个这么好的儿子。只盼他这次出门平平安安就好。”杨璞的母亲一边切着肉干,一边轻轻的咳嗽,心里却是又是喜忧参半,五味杂陈。
用过早饭,杨璞把虎皮卷好,把朱厌剑往中间一插,背在背上。
母亲也把馍馍和肉干用布包好,系在杨璞腰间。同时叮嘱杨璞路上饿了就吃,不要饿着自个了。
杨璞应了一声,就出门了。
他走到村口,就停下脚步,找了棵树,背靠着坐下。
不一会儿,村里边就传来一阵阵“嘎吱,嘎吱”的轱辘声。
一只毛驴拉着辆木板车从村里驶出。木板车上装着一只崭新的木马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动物毛皮。还有一只铁笼子,里面是竟是只赤灵猿,看样子,就是昨日那石子扔杨璞的那只。
那赤灵猿也看见了杨璞,它双抓拍打着铁笼,“吱吱”的叫唤着,似是哀求。
杨璞心道“这畜生昨日还神气得紧,今日怎落入了杨铁之手?”
杨璞心里连半点要救它的意思都没有。
“架!”那杨铁叼着烟斗,架着驴车,远远的瞧了杨璞一眼,扬长而去。
待杨铁走后,杨璞又等了盏茶功夫,才站起身来跟着杨铁驴车的轱辘印开始赶起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