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寺建于何年已经不可考了,民间也有“先有建安寺,后有京安城”的说法,据说建安寺更是唯一一座“城在庙里”的寺庙。寺院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数千平方米,有房屋一百多间。主要建筑自南向北,山门三间,内有东西配殿和钟鼓二楼,修罗殿,莲花殿,比丘阁,藏经阁。寺院建筑隐隐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布局有至。
从山门进,北面正中为修罗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小式硬山造,灰瓦顶,殿内露明造。修罗殿两侧有一砖墙与二进院相隔。从角门进入,便是二进院落。紧接修罗殿后壁有戏楼一座,两檐相连成为一体,戏楼面阁小于修罗殿,呈正方形一大间,为券棚顶、灰瓦、檀枋彩画,风格独特。
东西两侧建有配殿五间。正北为建安寺主要建筑拜殿和大殿。在修罗殿、东西配殿、拜殿的空间,建回廊四座,把二进院内的建筑连在一起,颇具特色。
大殿为单檐歇山结构,灰瓦顶,斗拱为三翘七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露明造,檀枋有彩画。南面紧接大殿前檐的拜殿为券棚屋顶,灰瓦,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前后无墙壁。殿内露明造,檀枋上均有彩画,斗拱为三翘七踩。在拜殿东西侧角门处竖立重修碑。第三进院内正北为后殿,单檐歇山造,灰瓦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露明造檀枋彩画。其东西两侧各建有配殿三间,后殿西北角建有方丈室一座。
……
自天朝建国后,烨玄皇帝修缮寺庙,弘扬佛法,自此,佛教大昌,天朝上下佛寺千家,僧侣数万,更有烨玄皇帝下旨,建安寺可收录僧兵三千。
世人皆知佛寺有僧兵,可不知为何有僧兵。
李锦江抱着红布封顶的酒坛径直入了寺,寺内竟然没有什么僧人,李锦江有些无奈。
转角处遇到了一个和尚,竟是熟识,“法明和尚!”李锦江大叫一声,随后嘿嘿一笑,追了上去。
和尚一顿,回过头看见一个抱着酒坛的男子站在面前,一愣,微微一笑,随即双手合十,见礼,“李施主。”不温不火。
两人结伴而行。
“师父在莲花殿参禅呢。”
“师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