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奢靡繁华地

“唉!”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她潸然离去的背影,我内心隐隐叹了口气。

这场该死的穿越,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和吴杰早早地出了门。

而小妖和龙逆,则按照分工,出去采购衣物食品和药品去了。

“头,清廷马上就要覆灭了,按照市场规律,咱们手中这些银票或许就会缩水和大幅贬值,为防不测,不如我们将这些银票全部存入银行如何?”

“存入银行?”望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小声道:“可以,只是要存入哪家银行呢?现在大清在上海建有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北洋政府和民国还没有建立,所谓的中央银行和中国银行自然也不存在。”

“要不,我们先看看再说!”

“好!”我叫来两辆黄包车,拉车的两个壮小伙扭头看了看我们,显然有些惊讶。

“怎么,没拉过这么小的客人吗?”吴杰大

马金刀地往车子上一坐,舒适地靠在了椅背上。“走,带哥满世界转悠去!”

“嘿嘿!”那个年轻小伙憨厚地笑了笑,然后转身拉着车往前走去。

两辆黄包车骨碌碌地往前小步行驶着,缓缓将我们带入了另一片光怪陆离的世界。

清末民初,上海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座直辖市,商埠开放、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奢靡繁华之地,就是京师北京,也是远远无法相比的。

这个时期的上海建筑风格,总体来说是:优雅与傲慢并存。

宽敞的街道上,有西装革履的外国洋人,亦有旗袍马褂、打扮时髦、脑后拖着一条粗长辫子的中国人,但更多的是贩卖蛇和蛇药的小商小贩、街头表演的杂技艺人以及各种设置简陋但却风味独特的小吃摊点。

一路上,我们浏览着沿江而建形式简洁、宽敞明亮的各国租界,瞠目结舌于上海最为奢华的维多利亚巴洛克风格的礼查饭店,一路穿街过巷,边吃边看,渐渐来到了一处比较巍峨的米白色建筑物前。

站在插着美国国旗的四层洋楼前,望着门楼上“花旗银行”四个金碧辉煌大字,我们犹豫了一下,叫停了黄包车。

“看,头,美国的花旗银行已经在上海开业,这可是一家超过百年的老店,据说信誉度很好,或许,我们可以先存放在这里!”

望着门外两侧站立的神情傲然的华人警察,我微微摇了摇头,“不,我曾经在国家档案馆中偶尔翻看过《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花旗银行于1902年在上海筹设远东分行,后来又相继在天津、北京等地设立八家分行,他们运用夸大欺骗的广告术,资金说是由纽约总行调拨,但实际所见只是屋顶上的一面花旗、几枚印鉴、几箱本票及电报密码而已,除上海分行在史料中记载有50万美元注册资金以外,其余全部是皮包银行。”

“啊,原来花旗银行还是个臭名昭著的皮包公司啊?该死的,我差点被它这华丽的外表给蒙蔽了!”

“嘿嘿,一直以来,美国喜欢发战争财,发他国国难财,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我和吴杰走下黄包车,付过钱,挥手让他们先行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