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行万里路

红粟 大言虾 1910 字 2024-04-21

第九章行万里路

群山环绕,说得正是尾城这座四方城池它坐落于山脚小小谷落里,尾城四周青山环绕,宛若一只大碗从天而降砸出的模型。

伏虎山、红叶峰、绿竹峰、巫山四座高山险峰,四方对应呼引。就是这四座山峰大致包围了小城。

老人们常说到自己当年登峰力见,山外云海翻腾的无垠场面,白云涌动一片茫茫。山高聚云,因而认知中小城是在一座大山之上,每当有热血年轻人,要“下山”去见书中描绘的花花世界,去见不一样风土人情,更要一睹浩瀚沧海。届时,老人们便会竭力阻止,以身为例劝勉“下山无路不归迷途,以往历代,总有以身试险之勇夫,都一去不复返,孩子,回头是岸。跟你们说,当年李家李成福同一代,就这么寻路下山去了,直到现在也不见回来,害的老婆孩子小小年纪没了爹,活生生的例子……”

陈旧的老掉牙事迹,打小耳濡目染的小城孩子们就当个耳边风。

四座山峰,以小城为中心,围绕左右,其余小山峰坐落其中,花瓣一样围绕着尾城。这是老人们一代代勘察总结出来。

小城之外的茫茫云海,竟是未知之地,小城中一代代热血青年不顾阻拦要去一探究竟,多是学堂出来的热血学子不顾阻拦。因而把孩子送进冠季书院的人家越来越少,冠季书院收到学生一年比一年少。

学子们“下山”之后无一例外,一去不复返,再也没见回的来过,邪乎的很,冠季书院的余威仍在,院主只是公开声明:学子们选择下山,那是他们的选择。

因而一代代总结出云海之下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险涯地狱,更是妖邪藏身之处。一出出一去不复返的壮举,和一代代的热血总是相悖,却依旧有人以身试险。

下山的路无数条,但大体上四条路皆是两座山脚相接的山谷低处。

少女读越多书越清晰地看清一个道理,她读的书收获是越来越少,来来回回重重复复。越来越多重复的书籍,和相似道理的书,也因此少女明白,为何需要读万卷书,方知天外人。

《礼记·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书上并没有生活的点点滴滴,日常穿针引线、生火煮饭,因时间、地点各种差异导致无穷变化,事无巨细,纤毫差距。

行知不足。自觉阅读书籍的少女,渐渐已经不计较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知道自己积累了什么知识。

少女的埋头苦读在小城中小有耳闻,每当孩子闹腾不上学,总要拿少女的光辉事迹宣扬一番以便打压自己孩子:“林家女娃娃多懂事,一天到晚全在读书认字,你可到好全玩一天,以后连女孩子都不如!

读越多书越知道自身不足,开始想办法弥补。十岁那年春天,少女尝试一个人登山。少女选了学院踏春的前两天。

林粟带了一大包东西。书上读来的大道理开始用上,一根草绳,林粟可不想自己有命去,无命回。少女如同猎人进山前做足了准备。

一小大包干粮,她已经预足了两天干粮,要是自己迷路在看着不大的小山包上,也能等到踏春路过的大哥相救。

林粟的爹娘向来不会干预家中唯一女儿的任何决定做法,只要无关性命的小事,所有小打小闹均放任自由,和男孩子打架输了哭的哗啦啦不停,夫妻俩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