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放开肚子猛吃,足足吃了三大碗,要不是馄饨都没了,看他样子还能吃上几碗。
在此过程中,李老都是笑眯眯的,就像他真是一个闲居在家无所事事的普通老人,有大把空余的时间。
“小朱老师,小方确实是难得的人才,我刚才和他聊了聊,见解非凡呀,尤其他对元史的认知,独树一帜,我听了也有所获益。一个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又缺乏史料参考,能够深入研究元史,并得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不容易呀。”
这个评价,哪怕是专门研究元史的专家,也不会从李老这儿得到吧?方远不过是个本科新生,他居然比专家还高明?小朱彻底晕了。
方远有些脸红,他明白这是老师在给他造舆论呢,他研究过屁个元史呀,他对元代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无非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以及红巾军起义等等。
“小方,你的见解完全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嘛,依我看可以填补元史研究的某些空白,了不起呀。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终究老了,未来华夏的历史研究工作要靠你们年轻一辈来进行喽。”
李远山感慨了几句,看向小朱,“小朱老师。”
“李老,你有什么吩咐?”小朱端正坐姿,恭敬地问。
“你回去跟系里打个招呼,说最近一个礼拜,小方被我征用了,”李远山沉吟道,“你刚开始辅导员工作吧,对小方的管理啊,宽严相济吧。”
“另外,你跟系里去说,给小方在交换生宿舍楼安排一个单人宿舍,那儿离我这儿近,当然,小方也不能脱离集体生活,这个你就正常安排好了。我也不跟系里打电话了,等会我写个条你带去吧,以后呀,你就是我跟系里的联络员,这个额外的工作辛苦你了。”
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一一安排,小朱渐渐明白,小道消息成真了,李老是把方远当做了弟子看待。
什么宽严相济,她能对李老的弟子严吗,还不是要求她大开绿灯么,方远不是她管理的新生,而是一尊神,必须供着的神!
供着她也乐意,没听李老说嘛,她是联络员,这就意味着,她以后能经常进出李老的家,这是多大的荣耀呀,要是这个联络员需要竞争,估计系领导也要抢着上岗呢。
小朱忙不迭的点头,说能为李老服务,一点也不辛苦。
……
……
离开李远山住处,才下午四点多,阳光依然很好,照在方远身上,给他周身镶了一道金边。